第四次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讨会在安徽滁州召开
我来到滁州的那日,阳光正和美,城市的上空飘着淡淡的雾气,正德老师已经提前驱车等在出站口了。初见正德老师,便能从他黝黑的面颊和淳朴的笑容里感受到来自山东人的实诚和憨厚。果然一上车,他就笑着介绍自己是山东的老乡。正德老师原名李德新,是来安长山人,作为中国诗词学会会员,安徽诗词学会理事,他对古典诗词有着极为敏感的语言感知。只听他念诗,便是一种享受,那种韵律与节奏的美感,那吟诵的唱调,令人如同穿越于南唐或魏晋,颇有雅韵流觞的情致。
滁州的晚上夜朗星稀,广东省旅游协会原会长,中国当代著名旅行文化学者李存修老先生携安徽商会董事长彭代勇先生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我们下榻的中州酒店。崮山一别,我与李老先生也久未谋面,几人相见都是分外亲切。于是在滁州朗润的夜色里,我们围坐在热腾腾的火锅前,斟一壶老酒,举杯邀明月,相酌始尽欢。在说起山东移民旅游文化学会的创办以及文化的艰难迁途史时,正德老师似乎若有所感,他举起酒杯,轻轻吟唱起来“来望东城,一带山长;千丘叠涌,百港空旷;有铺十里,如砥坦荡;南通金陵,北依高塘;西眺琅琊,东探长江;乃大别山之余脉,属古名邑之永阳。吴头楚尾沿革,兵荒马乱杀场;自古三军重地,从来两国边疆;实扼控南北之要塞,有势趋八方之气象。昔霸王涧道运兵,曹操沙滩屯粮;刘秀梨沟躲命,甘罗芦柴请将,薛礼乌龙止马,存勖黑虎拭枪;宋金元明,其后列强,设关制隘,筑垒对抗;清流烽火不息,频频传送淮扬;长山四望,狼烟茫茫。待息兵卸甲,牧马山岗;四海升平,百姓齐昌;堆磊石撂,垦荒种粮;修庵建寺,筑坝掘塘;沿浦泗古道以集居,于罗顶之巅而开坊;村隐千家农佃,川流往来客商;繁华几多时,名传十八方。”正德老师创作的诗词,简单概述了滁州从古到今的历史变迁,道出了在滁州发生的著名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了滁州在中国古代重要的军事位置。
滁州在安徽省的东部,位于长江下游北岸,在三角洲西部,属于苏皖交汇地区。居民属下江民系,方言以江淮雅言为主。早在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采集耕耘,生息繁衍。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滁地曾是诸侯争霸的分野,吴越相争,此地原本属吴、越,后又归楚,故有“吴头楚尾”之称。秦汉统一天下分封郡国,江淮地属九江郡,所以又有淮南国的称谓。此后,历史的车轮行进到三国两晋时期,滁河又被称为“滁水”。三国时,江淮是魏吴的争战之地,由于曹魏在江淮地区对孙吴的建邺形成威胁,吴军只能截滁河以筑涂塘,以水代兵,阻挡魏军。两晋时,涂中继续保持了江淮战略重地的势力,而此时的涂中城镇便是现在南京的桥头堡了。
为了更细致的了解历史,李存修老先生,彭代勇先生与我次日一起来到丰乐亭。滁州自古被称为“亭城”,驰名古今的六个一就是出自滁州,这六个一分别是:一座山(琅琊山)、一个亭(醉翁亭)、一个人(朱元璋)、一本书(儒林外史)、一个村(小岗村)。丰乐亭虽然不属于六个一中的其中之一,但其来历却也有一番故事。丰乐亭位于丰山脚下紫薇泉旁,是北宋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所建,为此,欧阳修还亲自撰写了《丰乐亭记》以做纪念。据《丰乐亭记》所载,是年夏季欧阳修于亭中饮茶,觉水味甘甜,于是亲自至泉边观看“则见丰山耸然而立,幽谷窃然而深藏,有清泉嗡然而仰出”。所以凿石疏泉,辟地为亭,与滁人往游期间。因滁地丰饶,所以又为此亭命名为“丰乐亭”。明朝天启元年,滁州判官尹梦壁在内壁南北面作《滁州十二景》石碑,亭外南侧吴道子画的观世音菩萨石刻像也矗立在前。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滁州时,此亭遭到损坏,光绪九年,由薛时雨主持重建,并立《重修丰乐亭记》碑而载之。
我们一行三人向山上走去,进门便看到巨大的樟树、槐树、还有青松,阳光穿过雾霭透过树的缝隙照耀着大地。地上仿佛铺了一层金灿灿的地毯,泥地里和松枝叶上到处都是像碎金子一样的光芒,李老先生抬头看了看太阳,喃喃说道“出来太阳了,滁州空气真好,这雾只是暂时笼罩着,阳光一照什么都亮堂堂的!”我们步行至幽谷泉,只见石碑上有字曰之“踏石弄泉流,寻源入幽谷。泉傍野人家,四面深篁竹。溉稻满春畴,鸣渠绕茅屋。生长饮泉甘,阴泉栽美木。潺溪无冬春,日夜響山曲。自言今白首,未惯逢朱谷。顾我应可怪,每来听不足——欧阳修题”。侧身入泉眼,果然见水流清澈,碧绿的苔藓贴在石壁上。真是“沿溪处处生深草,南泉清清能饮牛”。这清潭溪水让我蓦然想起司马光写的那首“泉水出幽谷,原流本自清。萦回遍中国,浩荡入东瀛。峡口春雷怒,谭心晓鉴平。悠悠随所值,行止两无情。”的诗。
我们在丰乐亭游览一圈,便来到滁州著名景点琅琊山。琅琊山总面积240平方公里,主峰小丰山海拔317米。素有蓬莱之后无别山,属皖东之明珠的美誉。因山中盛产多种中药材,而被人们誉为“天然药圃”。园中有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等景点。在中国历史上,西晋曾发生过“八王之乱”,当时的东晋元帝司马睿还未建立东晋王朝时,称为琅琊王,他与南京镇东将军都督杨江明交广五州诸军事时,在滁州西南山中避难,运筹蓄势。而今天的滁州琅琊山,便因晋元帝司马睿曾“驻跸于此”而命名。
一进琅琊山,便见红砖绿瓦的高耸石碑门立于眼前。园内无数杉木,它们跟我以前见过的任何一株树木都不相同,这些杉木粗壮高耸直入云霄,参天而起,不知顶有多高,也不知底有多厚。穿行于树与树之间,好像流年正在这些树的缝隙里溜走了一样,一个阳光的恍惚中,日影就爬上了中天,原来已经晌午了。顺着蜿蜒的河流往前走,野踪园的楼门碑便在爬山虎的簇拥中若隐若现。石壁不时涌出瀑布喷泉,笔直的大路一直延伸到醉翁亭畔时,我们终于停下来。
醉翁亭是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始建于北宋庆历六年。此亭小巧独特,有江南亭台的俏丽之姿,更有雕梁玉镂的飞檐画壁。醉翁亭的出众与精彩亦被北宋诗人欧阳修写于《醉翁亭记》中,于是此亭更因《醉翁亭记》而成为古往今来文人歌颂驻足的台榭阁楼。欧阳修在滁州发展生产,使滁州百姓过上了安定生活。面对着滁州令人陶醉的山水美景,他提笔如飞,写下了醉翁亭的诗情画意和清丽格调“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李存修老先生和彭代勇先生在醉翁亭的亭中央坐下,辽阔的亭里围绕着几个立柱,亭上镶嵌着小巧玲珑的坐台。门檐上有一副联子,写着“翁行八百里亭不孤”的字样。亭子旁边是一棵大树,有两臂环围般的粗。据说此树是欧阳修闲来无事锄耕而栽,树下有清泉淙淙,旁有女子浣纱而洗,此情此景,颇有“竹笛笙歌似当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的雅致。我踱步向前,要捧一泓清泉品尝甘甜,却抬头遥望见阁楼上的祖先庙,彭代勇先生邀我上庙游览,我便沥了手,与他顺着盘旋弯曲的小路拾级而上,周围是树的枝丫参差不齐的伸展开来,走入庙宇中央,只见殿内上坐三尊祖师,匾额上题着“三圣堂”。再向上走,便是一座小型道观,门扉紧闭,只在石壁上题了助捐者的姓名。
参观完毕,我与彭先生沿阶循行而下,在阶梯下,李存修老先生已等在门旁。郊游到此时,大半日已经过去了。
急忙在路边吃了些面食,我们便赶往会场,这时来到滁州参加第四届山东移民旅游文化研讨会的各地主要成员均已到场。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有四川常务副局长、广东省旅游局旅游文化协会会长,具有中国徐霞客之称的旅行家李存修老先生;广东省旅游文化协会副会长,CFCC中国房车汽车联盟广东副会长,东莞安徽商会监事长彭代勇先生;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临沂市政协委员,临沂市山东移民下南湖研究会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淮安区报》经济部主任、东方旅游文化网主编赵日超先生;中国作家若荷女士;安徽滁州市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究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词协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理事,滁州诗书画联谊会常务理事,来安作协副主席,《下南湖》主编李德新;滁州作协秘书长崔通宝先生,以及来自安徽、江苏、山东、广东等各地区的媒体以及考古研究专员、作家们。
此次会议由来安县原文联主席、来安县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究会顾问孔祥华主持。会议主要围绕山东移民文化的深入研究,促进皖苏鲁和其他地区的文化旅游工作的进一步交流,繁荣和发展皖苏鲁其他地区的旅游文化以及经济等各项事业。
从古及今,中国的移民现象就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行。近年来,随着移民现象研究的日渐深入,除了对明洪武年间的官方移民,清末闯关东的自发移民等一些有规模和影响较大的移民活动进行研究外,其他各个时期的规模性移民现象也都被发掘和关注,山东移民文化“下南湖”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说起山东移民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早在五胡乱中华,衣冠南渡的西晋,山东琅琊就举国南迁,先后侨置江北江南等地。此时的移民形态对东晋司马睿政权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到了清末,山东南下移民剧增,在来安东北部山区形成了小规模的“侉子村”。而“侉子村”却因太平天国的失败而导致覆灭,此后,在民国前后,由于战乱和饥荒,山东移民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迁途。抗日战争时期,皖南事变后国民党调转枪口和日伪一起向新四军、八路军开战,鲁西南战区人口骤减,大部分人逃荒外地,于是有了“闯关东”和“下南湖”。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山东费县、平邑、沂南、沂水、蒙阴、苍山、郯城等县的乡亲为了躲避土匪、日寇和自然灾害,陆续从老家一路逃荒到了江苏洪泽湖、高邮湖一带,后定居于此。由于洪泽湖在山东以南,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下南湖”。
山东移民下南湖的范围遍及洪泽湖周边地区的江苏金湖、宝应、泗阳、安徽蚌埠来安、光明等地。其中以安徽来安县的山东移民最具特点,他们不仅居住的村落连片,人员集中,而且保留了山东方言和饮食习惯。
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究会的主要工作,就是调查了解山东移民下南湖的现状,发掘保护山东移民的资料和文物,加强各地通联和交流,搭建故乡与居住地之间亲情和乡情的桥梁,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打造有崭新精神风貌的山东移民村落,探讨寻根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可能性。
目前为止,研究会在安徽来安、山东济南,江苏金湖分别开展了三次会议,得到各地市政协、宣传部、文联和旅游部门的支持,受到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究会成立以来,各地会员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活动数十起,积累、创作了百余篇文学作品。内刊《下南湖》也成功编辑出版。
会议期间,李存修老先生、彭代勇先生,以及滁州市政协地情人文研究会副会长张祥林,滁州学院原院长、地情人文研究会会长倪阳,滁州市委党校处长骆跃泉,滁州电视台主任何庆君,江苏省金湖县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朱兴家分别讲话,对山东移民文化近年来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和肯定,对未来研究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建设性意见。
李存修老先生强调: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讨会的工作重心,已经由前几年的搜集、整理宣传阶段,走向文化固化,与旅游衔接的新阶段,这将是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究会更艰巨的使命,希望大家同心协力,不辜负山东移民寄予的厚望,让山东移民的后代在固化的文化中能够找到自己的心根脉络。
江苏省金湖县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朱兴家当场表示,将继续加强金湖山东移民文化旅游研究会的组织建设,并将结合和利用美好乡村建设等多方渠道,把水上小山东——白马湖建设成更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
会上,我宣读了中国东夷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龙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东夷骨刻文字破译学者丁再献教授的致辞信。丁再献先生是中国骨刻文字破译第一人,中国骨刻文书法艺术集大成者。曾受教于孙轶青、欧阳中石、蒋维崧、魏启后先生,著有《山水平仄》《泱泱山东旅游大省》《旅游礼仪》《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等作品。
丁再献先生在信中讲到:“中国东夷文化经历了距今10500~9000年的沂源扁扁洞文化、9000~7700年的济南西河文化、8500~7500年的临淄后李文化、7400~6300年的滕州北辛文化、6300~4600年的大汶口文化、4600~4000年的龙山文化、3900~3600年的岳石文化,一直被商周及历代传承至今。东夷人在山东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一系列发明创造和最原始的骨刻文字,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成熟阶段。从考古挖掘出的8000年前许多的骨笛、骨器上发现,已经刻有众多的纹理符号,很可能是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的文字,因此以后在山东集中出现了从5000年前后开始成熟并一直使用到3300年前的东夷骨刻文字,后来被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所传承至今。这些足以证明,东夷文化是统领中华文化的源头。”
“根据考古和骨刻文字研究发现,大约在太昊、伏羲时期,东夷人就开始了不断向周边地区的迁徙,便有了后来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湖、居来安,迁徙活动一直持续6000多年。今天题写的骨刻文对联是:‘文化东夷古,旅游天下先’。这当年的旅字应是指军旅,而游字很可能与游玩、出行、迁徙有密切的关系。”
读完信,正德老师展示了丁再献先生笔力苍劲的骨刻文书法,只见四尺见方的白纸之上,俨然题着几个笔墨浑然厚实的字迹。
之后,参会人员赴长山采风,在朔朔大风中,我们在长山的荒草石山里跋涉,远处的高原上镶刻着一枚红色的太阳,霞光初上的山峦上,云影此起彼伏。李存修老先生瘦高的身影在云辉里闪现,在大风里飘浪,正德老师朴实的肩膀扛着璀璨的阳光,一抹霞色落在他的头顶上方,所有的人们都在虽然枯黄却仍然坚韧的草丛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我们走过山河,石山在身边略过,我们走过荒原,沙堆和石头房子。历史和文明好像就在面前展现出来,那是中国人在艰难移途中的莽莽背影,是一副移民文化的长画卷。
相关文章
- · 感恩文化里的追梦人
- · “131”扶贫工程 创举永留绿水青山间
- · 细说洪湖八股村的前世今生
- · 蔡丽泽:《觉者之路》的写作初心
- · 董晓——寻找自我的董事长
- · 洪湖莲藕——家乡的记忆
- · 误解与掌声
- · 讲真话的空间
- · 一辈子,怀念我的叔叔
- · 炊烟里的爱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