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枫桥经验”发源地枫桥镇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诸暨,这片承载着厚重岁月的土地,铭刻岁月变迁与社会治理的深沉印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精心编织起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元预防、调解与化解的稠网,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阔步前行。
在枫桥镇社会治理中心,一站式服务台汇聚众多专业调解团体、司法力量、法律界智士、乡间贤达及社会各界人士,众人心力合璧,为群众排难解纷不懈奋斗。自古以来,民间纠纷、轻微刑事案件处理,皆体现“调和为先”,“以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和谐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金石基座。为及时解纷,历代调解制度各展风采,彰显时代智慧与地域特色,形成独具特色的官方调解、行业调解、邻里调解等多样化纠纷调解方式,这些都是以和为贵、和风温润解纷中华古老智慧的赓续。
新时代“枫桥经验”致力消弭纷扰于基层,以寻求社会的和谐与安宁。犹如历史长河中波光粼粼的灵珠,它映照着治理智慧的光辉。此中所需,非但明哲保身之智,更要有涵盖四海、包容万象之胸怀。它接继“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古哲,施行调和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寻求正义之理;传承古人化解矛盾、润泽和谐、维护正义的调和解纷之道,坚守“枫桥经验”传统文化的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治理盛世需汲古智,须深入领会我国历史之博大精深,汲取古代治国理政之灵韵。新时代“枫桥经验”,正是对华夏传统文明的深情回响和高层次回归,蕴含历史智慧与传统文化精华的深刻积淀,为当代社会治理奏响了一曲充满古韵的时代华章,它融汇中华传统文明“中庸之道”与“无讼”法律文化,宛若春风拂面,柔中带刚,在纷扰纠缠的基层社会展现巧妙的解纷止争治理策略。历经沧桑变局,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始终保持“民本为纲,国泰民安”的治理理念,展现“礼法并蓄,温良恭俭让”的治国之道。
马恩经典作家深刻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这一论述如羲和驾日,照亮人类文明之路。孔子“使民无讼”,有子“礼之用,和为贵”,则如春风和煦,育人心田。新时代“枫桥经验”所内蕴的中华传统治理智慧与马克思主义真谛在华夏大地上交相辉映,泽被华夏,不仅“润物细无声”充实中华民族精神世界,又具“风行草偃”的时空穿透力,展现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继承性、创新性、包容性等诸多层面星河灿烂,光芒四射。在这丰饶的文化沃土之中,追求道德与情感的和谐,成为构建社会和谐生态的妙策。
在千秋大义与万世法典的中华文脉深处,法理、事理、情理并非割席分坐,而是如琴瑟和鸣,相辅相成。古有云:“事定以理,理明以事”、“宜人情而合法度”、“严守法令,细察民心”、“天道、国法、人伦,三者交融,合为一体”。此乃自古以降,浸润于维护国是、安抚民心司法智慧深沉之中。人民之堂,处断纷争,非独以铁证为凭,法纲为尺,更须得法当道而情理并茂,重民情矢正义之本。深扬“法理”,穿透“道理”,细释“情理”,令法与理与情,三者行于正轨,化解当事之心结,达成案结事了之至道。调解之“温”,在于顺人性而体人情,显深情厚意,合天理、国法、人情于一炉。
随着诉讼官司的日益激增,常使法官身负沉重之担。当事人亦往往耗散时日、力韧及财帛。纵然一方于法海之中捞得胜券,但在人情世故的巨轮下,往往不过是南柯一梦,胜而无实。如何在维护法律威严与人情淡薄之间,达成“兼济天下”的理想,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难题。这不仅是对“德配天地”、“文治武功”的追求,更是对“治国安民”、“涵养德性”的深度思考。
浙江法院案件处理,年年显减,诉源治理效果显著,居全国先列。数据显示,2018年案件增幅较2017年的14.8%降至3.4%,为十年来首见个位数增长。2019年,案件数减少4.6%,居全国省份之首。此后,案件数持续稳定下降,至2022年减少10.1%,由全国排名由第二降至第八。同年,全省社会治理中心接待群众113.7万,受理信访与矛盾纠纷66.5万件,办结61.7万件,纠纷化解率达92.8%。
新时代"枫桥经验",这一大国治理之道的新篇章,在简约之中蕴含深邃。尊崇民意,彰显首创之魂。尊重民心,崇尚创新,不仅从容化解基层纷纭的波澜,更以匠心独运之能将党的领导、法治保障与德治温润灵巧交织在一起,织就一幅极富生命力、创造力的治理绮丽图。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枫桥经验"化繁为简,铸就了一套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方略与实践智慧,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中国范式。深掘新时代“枫桥经验”蕴涵的理论精髓、制度智慧与实践奥义,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
随着乡村风貌的日新月异,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旧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不断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辉煌。这一无价的治理珍经,已然越超时空的界限,成为社会治理宝库中的闪耀明珠,其璀璨光芒将长久照耀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宏伟道路。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国家治理学院
供稿人:彭锐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