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舆情动态 > 群众声音 >
“死亡税率”有失偏颇,税收效率有待提高
时间:2016-12-23   来源:未知   作者:demo1  点击: 次

武汉新市民网讯:日前,有媒体相继报道“死亡税率”问题,认为税负过重严重影响企业生存空间,是导致经济下行压力的主要原因。财政部及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分别发表署名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回应,认为“死亡税率”之说严重误导了社会公众。我国宏观税负近些年来一直稳中有降,特别是一系列减税降负措施的陆续出台,企业的税负大大减轻。


  中国目前的税负是不是达到了“死亡税率”的地步,这样的税负是否会引发制造企业的“跑路潮”,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用“死亡税率”来形容目前的税负问题,有失偏颇。因为,按照相关数据,我国的企业税负确实没有达到某些分析所反映的那样,即便按照大口径计算,我国的宏观税负也就在30%左右,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42.8%,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33.4%。但是,如果按照企业的实际负担来看,却又存在“死亡成本”的现象。这其中税收负担只是一个方面,且不是主要方面。除税收之外,融资成本、制度交易成本、收费、罚款等,也都是企业负担不可忽视的方面。特别是制度交易成本、收费、罚款等,按照国外的计算口径,很多也可列入到“税负”范围之内。企业的实际负担远高于税收负担,把税负称作“死亡税率”,确实有失偏颇。

  税收形成以后,如何分配、如何使用也直接关系到舆论对税负是否与“死亡”挂钩的认识,关系到企业成本能否降低、负担能否减轻。在现行的企业运行成本中,相当一部分与财政资金分配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有关,与财政资金没有用到刀刃上有关。譬如教育、医疗、卫生、公共设施、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投入,如果财政资金有较好保障,企业负担就能减轻,对税收的“敏感性”就会减弱。又如某些制度方面的项目,如果财政在资金安排时就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的问题,而不是随意设置门槛和收费,这方面的成本也能大大降低。再如一些执法机关的罚款、摊派等,如果财政资金安排能够满足需要,罚款、摊派等就能减少,企业负担也能降低。正是因为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不够合理,没有真正把钱用到刀刃上,才导致企业运行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对税负的“敏感度”增强。一旦有不同的声音,就会立即形成一股浪潮。“死亡税率”如此受关注,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

  面对“死亡税率”概念的出现,除了通过列举各种数据进行正面回应、引导舆论客观公正对待税负问题之外,对“死亡税率”背后反映出来的“死亡成本”问题,也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中央提出的“五大任务”中的降成本,实际就是看到了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成本过高问题。不仅如此,还点出了成本过高的具体内容。

  显然,成本过高才是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税负只是成本问题的一个方面,且不是最主要方面。税负问题之所以变得越来越敏感,就在于企业的运行成本已经高得让多数企业难以承受。而在企业看来,不管是哪些方面产生的权力性成本,都可以与税收划等号,这才是更加需要关注的问题。特别在宏观经济形势不佳、企业运行困难的情况下,更应当站在企业利益的一边,出台一些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意见和政策,而不是仅仅对外界的不同意见做出回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方面,应当更加重视效率,重视资金的投向合理。否则,“死亡税率”的概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财税部门在税费征管过程中能否做到依法、规范征收,能否合理的用好税收减免手段,能否在税收政策的设计方面更加科学合理,能否做到该收的全收、该减免的全部减免到位、该处罚的坚决处罚,从而增强税收的科学性、规范性、强制性和合理性,也是舆论和公众能否正确对待税负问题的重要方面。(完)编辑:韩天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