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园地 > 经典随笔 >
创业经——大学生创业A、B、C
时间:2017-10-29   来源:武汉新市民网   作者:潘和咏  点击: 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发展、顺利实现供给侧改革、把社会经济纳入正常有序发展轨道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创业,更是国家“双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百万大学校友资智回汉工程”(双百万工程)的宏伟计划,令人振奋。作为一个一直工作在创新创业一线的“双创老兵”,对此体会颇深。

一、大学生创业的前世今生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在开发“硅谷”过程中,依托知名大学、吸引高端青年人才、鼓励风险投资和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链,创造了“硅谷”奇迹,由此开启了大学生创业的序幕。

1989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从国际视野讨论了世界大学生创业的教育问题,形成了著名的《北京宣言》,把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大学生创业技能,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两大任务。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东京会议报告指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说是培养开创性个性,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正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从狭义上说,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通过各种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需求。”

2004年至2007年,国家相关部门在上海等地开展了大学生创业试点工作。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广发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工作,要求全国有条件的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园区等,都要开展大学生创业见习服务,并由国家科技部组织评选了159家大学生创业见习示范基地。2013年,全国大学生创业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直接称为“大学生创业”,去除了“见习”二字。

武汉市的大学生创业始于2008年开展的“全民创业科技行动计划”,首个大学生创业基地诞生在青山区。20138月,武汉市出台了《关于实施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的意见》(以下简称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帮助大学生是武汉追梦、圆梦,并为武汉未来发展培养更多有根企业、注入持久活力。在随后的近四年时间里,大学生创业风起云涌,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二、青山成为大学生创业热土

青山区大学较少,号称“一个半”大学,即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另一半在江夏黄家湖)、武钢大学,大学生创业资源严重不足。早在2008年,青山区委、区政府就提出了“贴身服务、深度服务、专业服务、绩效服务”的大学生创业服务原则,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大学生创业科技行动”,建设了6000平方米的大学生科技创业社区。2012年,在青山创业中心成立“青山大学生创业苗圃”,专门为有创业意愿但是尚未开始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为每一个团队提供5000元创业资金支持、免费提供一个创业导师辅导。两年累计从中培育出28个科技创业企业。

2013年底,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武汉市“青桐计划”,区委区政府制订了《青山区关于实施“青桐计划”,鼓励大学生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的五年行动方案》,组建50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专项资金;实施大学生创业“安居工程”,拿出1093套公租房用于大学生住宿。先后组建了6个大学生创业专区,总孵化面积1.2万平方米,大学生创业企业保有量280余家,涌现出了武汉盛锐丰科技公司、武汉西伯乐斯科技公司等一大批大学生创业企业,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知名院校的学子们来青山创业。目前,从大学生创业团队中,涌现黄鹤英才计划1人,武汉市城市合伙人2人。

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组建了“青山众创空间“,一年完成市级、省级、国家级众创空间“三连跳”,吸引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后朱程军、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邹佳素博士、武汉科技大学徐志博士等高端人才来此创业。成立了青山区青年创业天使导师团,组建了“潘和咏创业导师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山创新创业创享直播间”、“创业·青山”大讲堂等,其中“创业·青山”大讲堂年均组织创业活动24场,形成了品牌。2016年,“创业·青山”大讲堂走出青山,应邀为大学、武钢、中铁十一局、驻汉武警部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等,举办专场创业辅导活动,在全市引起广泛关注。

在此基础上,每年举办一次青年创业大赛,每次大赛,平均吸引40余家大学生落户青山创业;同是,青山创新创业的多支基金(资金),也向大学生创业倾斜。2017年,承办了全国首届欧雷奥光电精英大赛,吸引了四百多个光电青年精英创业者参赛,多名著名院士出席了在青山区举办的总决赛。

面对“双创”和“双百万工程”出现的新热潮、新形势,青山区又连续制订了一系列新政策。腾退了千余个大学生免费创业工位;加强了创业导师匹配;打造青年主题社区;实现大学生创业全链条、全要素服务;全力提高大学生创业服务效率等等,为新一轮大学生创业热潮保驾护航。

三、大学生创业现状及思考

本人从事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十六年,经历了大学生创业的全过程,一直在大学生创业的服务一线,与广大大学生创业者和“创客”们“摸爬滚打”在一起,有幸获得广大大学生创业者的认同和赞誉,被大学生亲切地称为“潘爸爸”。

大学生创业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定要把类别和阶段分清楚。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全职创业、大学生兼职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跟随创业等类别;分为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创业准备、创业启动、企业巩固和成长四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大众创业、科技创业;还可以分为初次创业、二次创业、连续创业;按起点的不同,分为草根创业、新生代创业等等。这样的分类,于我们的大学生创业服务,非常有意义。否则,我们服务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对大学生创业的保障和服务,目前的状况是“全社会关注”,其中最为关注的,是各级政府,还有高校、高校联盟、孵化器园区、投资与中介服务机构等。所以分工和重点很重要。政府该抓什么,抓方向路线的确定与引导,抓政策的制订与落实,抓宣传与发动,抓条件保障;高校该抓创业意识的培养、提供创业体验和模拟训练,提供创意、创新和创业的文化和氛围,抓优质项目的前期辅导;孵化器园区该做的,是提供物理空间,提供创业导师服务,提供创业“要素”的专业服务,提供大学生创业企业与政府、与导师、与投资机构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桥梁,提供创业服务的文化与精神抚慰;而投资机构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则是创业项目和团队的遴选、完善和培育,做好资本与项目的结合,一方有钱,一方要钱;一方要项目,一方有项目,形成了供给与需求的“黄金关系”。

政府并不是管的越多越好。在一个研讨会上,一个国家级的青年创业专家,毫不客气地当面批评喋喋不休地大谈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演讲者:请你不要再谈那些优厚的政策,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而不是堆肥催熟和拔苗助长式的创业。这一点我非常认同,过去我们做了很多年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服务,大浪淘沙之后,真正取得创业成功的,还是那些风里来雨里去、没有雨伞却打着赤脚拼命奔跑的孩子们。政策好不好?好!政策要不要?要,但是一定不能把好政策硬生生地堆向一小部分人群,所以政策一定要有差异性和广泛性。

政府与各种机构在大学生创业的服务方面,最好有所侧重。很多集团、机构、组织,在各自的领域为大学生创业者们提供着周到而实实在在的服务,但是很多服务是跟在政府的主流后面。其实还有很多的“边边角角”的创业,嗷嗷待哺。我们现在提到大学生创业,就会想到大学、孵化器、城市,其实在田头地尾、在山林湖野,在街面里巷、在店铺门店,还有更多的大学生没有进入“体制”视野,甚至还有那些中专、中职、辍学创业的孩子们,他们都在渴望沐浴一点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春风春雨,而能生长得快一点点。

在大学生创业的教育中,“商德“教育非常重要。很多大学生创业企业,项目很好,环境不错,但是不能快速成长,甚至不能活得长久。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创业的基础条件出现了变化,比如资金、项目、团队、信息、市场、资源等等,这是有形和可控的一部分,我们权且将之称为创业的“左手”;第二种是欠缺契约精神,在诚信和形象上吃了闷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管这种“背盟”的行为是有意还是无意,结果都是一样一样的,概莫能外。这些无形的创业要素,我们称之为“右手”。俗话说:如人洗手,左右相须。左能净右,右能净左。创业,只有有形的“左手”和无形的“右手”同在,并“相须”,才能把企业带向光明灿烂的坦途,否则,消亡在所难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