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记
时间:2017-03-14 来源:武汉新市民网 作者:潘和咏 点击: 次
写在前面的话:
以前也写过一些关于故土的文字,虽然饱蘸浓墨,情深意切,但因功力浅薄,文字寡味,显得才情远逊于江郎,令人不忍卒读。加之断断续续,东边日头西边雨,榔头棒子乱挥舞,没有显出故土文学的特色。
近读山东作家张炜先生的著作,读《融入野地》,读到“谁没有故地?故地链接了人的血脉,人在故地上长出第一绺根须。可是谁又会一直心系故地?直到今天我才发现,一个人长大了,走向远方,投入闹市,足迹印上大洋彼岸,他还会固执地指认,故地处于大地的中央。他的整个世界都是那一小片土地生长延伸出来的”,突然大为所悟,这才是故土文字的精髓。
想继续写一些关于故土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的心中,犹如经历过整个夏天的葫芦藤,结出的许多葫芦已经成熟了,到了瓜熟蒂落的季节,不收获就将枯老腐朽。于是在朋友的怂恿下,开始了辛苦的故土文字堆砌之旅,均以“某某记”为题。首篇为《祠堂记》。
祠堂是家族或者氏族公共和神圣的地方,主要用于旌表祖先功德、安放祖先牌位,管理家族事务,开展重要活动等方面。日常最大的作用,就是教育族人和本族子弟后生,培养自己的精英后代,所以很多祠堂都兼具了“学校”的功能。主要教育的内容,大约分为“文”和“武”两类,教文的老师被称为“先生”,而教导武术的老师,则被成为“教师”。古人对于家族兴旺发达,与相邻的家族较劲比拼,总是寄希望于自家的子弟们成材成器,文武都比别人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激昂地呼号:“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如今读来,仍然有振聋发聩之感。这个道理,其实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先人们就在自家的祠堂里身体力行了。
祠堂有私塾,小小孩童的入学,一般是在祠堂进行的,叫“发蒙”。“发蒙”仪式非常隆重,也很严肃,程式一丝也不能乱。关于入学“发蒙”的仪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中,写的非常生动和详细:“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以前我并不知道“发蒙”是什么意思,后来读研《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卦,叫做《蒙卦》,比喻有危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就是蒙昧。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还有一解,就是有宗庙、贵族之气象。既然有贵气,定然不俗,而如何不俗呢?就是要接受教育,或者接受过教育。所以蒙卦的卜辞解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卦象征蒙昧,具有亨通顺利的德性。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启发亨通顺利德性的前提条件。所以儿童的初次入学,就被叫做“发蒙”。
我的“发蒙”正是在一个破旧的祠堂里开始的。祠堂是邻村一个叫肖家湾的肖氏祠堂,离我们村子很近,不到500米的距离,现在我们两个村子已经快连成一个村子了,但是在1968年的时候,中间有很大的间隔。这个村子在我们当地算的上“大湾子”,当时大约有三四十户人家,清一色的肖姓。不像我们村子那样姓氏庞杂,而且还小得可怜。在“房头文化”很露骨的年代,我们村与周边的邻村,关系搞得都很好,没有哪个大村子和大姓氏欺负过我们,与肖家湾的肖姓人家豁达大度、礼让弱小的品德很有关系。
肖家湾的祠堂坐北朝南,面积并不大,有一个天井式的院子,正堂大约百十平方米,被用作为教室。两边各有一间小小的耳房,一间是老师的办公室,一间用于堆放乱七八糟的杂物。祠堂破败不堪,屋顶的青瓦残缺不全,许多地方露出大大的缝,甚至可以说是“洞”。太阳照在屋顶,屋顶就会有许多明亮的光线射进教室,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强烈地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看着这些金光灿烂的光线交织变幻,形成不同的图影,对于一群淘气包而言,该是多么开心的事情!
祠堂的门口挂了一个简陋的木牌子,上面用毛笔字写了五个大字:肖家湾小学。说是学校,其实只有一个人,名叫吴茂学,是校长兼老师,而且是语文、算术、唱歌和体育等四门课的全科老师,一、二、三年级的老师,也全是他一人担任。他也是我们邻村的一个人,读过几年书,大概是读过初中的吧,在当时当地算是很有学问的一个人,很受人敬重,于是被村民请来当老师,管理学校。由于他不是正式老师,没有编制、没有备案,所以就没有工资,由生产队每天给他记工分,每天算8分。那个时候的劳动报酬实行工分制,10分是壮劳力满勤的日工分,8分相当于二等劳力的分数,也很不错。妇女是很吃亏的,满勤的时候,日工分也只有8分,而且还得与男劳力干一样的农活。所以村民认为,给他评一个8分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我“发蒙”之前就是学校的常客,每天跟着读书的姐姐到学校玩耍。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在教室上课,我们这些大小娃娃就在泥土院子里追逐吵闹,趴在露光的门缝里看哥哥姐姐们读书。老师和学生们对于院子里小孩子的调皮打闹和哭叫声音,早已习以为常,并不呵斥驱赶。只有在吵闹得太狠,或者小孩子们打起了群架,老师才会打开教室的门,厉声驱赶。直到某一天,一个小姑娘不小心掉进了粪坑,差点淹死,才不允许小娃娃们进祠堂的院子。
没有上学之前,对读书上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白天跟屁虫似地跟着姐姐上学放学,晚上在煤油灯下看着姐姐做作业,请求她教我认字。所以我在上学之前,已经能认好几个字了,也许有十来个字吧?比如一、二、三,日、月、人,好、不、口之类,甚至能认识自己的名字了,这在当时的同龄孩子中,算是佼佼者了。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总是缠着爷爷,让他送我上学去。爷爷总是慈祥地微笑,摸着我的头说:莫急莫急,还不到年龄呢,到时候会送的。爷爷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没有读出什么名堂,但是写的毛笔字不错。他在家里的桌子底下、椅子底下、草帽里面、扁担上都用毛笔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免隔壁邻居借用的时候搞错了。他写的字很好看,至今还刻在我的脑海里。他教我了很多红军歌曲,许多都忘记了,只记得《买子弹歌》和《红军三字经》里的一些片段,如:金菩萨,泥巴造;水一泡,冒得了,等等,这大概是我对于“红色”文化情有独钟的最初萌芽吧!
终于等到了正式上学的年龄,母亲用破旧得不能再穿的衣服,剪裁后为我拼制了一个很简易的书包。缝制书包是个仔细的活,一刀一剪、一针一线,母亲花了两个个晚上的功夫,才完成书包的制作。搁到现在,缝制一个简易的土布书包,两块布一叠一放,缝纫机一走边,缝上一根布带子,就OK了,大功告成。那时不同,母亲为了给我做一个书包,费了很多脑筋,关键是没有合适的布。好不容易找出几件旧衣,颜色又不一样,拼凑起来非常费事。加上正值农忙季节,每天出工到天黑,再回来做饭、吃饭、喂猪、洗涮,待收拾停当,就到半夜了。
母亲在油灯下聚精会神地做着书包,我则兴奋地趴在边上看,问这问那,毫无睡意。书包的主色是褪色的靛青,但每块布片的颜色不同。母亲费尽心思,尽量使拼接的地方变得好看,还特意在两面的正中各缝上一块小花布,显得很有生气。书包的背带很结实,包口还有两根小带子,便于系在一起,起封口的作用。时光荏苒,尽管过去了四十八年,但此景此景,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在前线打仗的时候,趴在阵地的边沿,最爱回想往事。其中最为清晰和温馨的,是母亲夜半为我缝制书包和我第一次背上书包的情景。为此,专门写过一篇文字,题目叫《背书包的幸福男孩》,时间是1984年12月。
第一次上学是我自己走去了,准确地说是跑着去的,而且去得很早。对遇见的每一个人都亲切地打着招呼,大人们纷纷逗着我说:哎呀,当学生啦。好好读书,将来考秀才、当工人啊!从此,我便是“祠堂学校”正式的一员了。第一天上课,领了两本书,一本《语文》,一本《算术》,还有两个作业本。每本书和本子上,开头都印有毛主席放金光的图画,还有毛主席语录和林副统帅的语录。当然,我们是一个字也不认得的。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很简单,至今记得一清二楚: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三面红旗万岁!第四课,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万岁”这两个字,从此就和我结缘,成了脑海中的潜意识。无论在哪里,只要见到或者听到“万岁”这个词,脑海里就浮现出当年的那个祠堂,那个三个年级混杂的教室,还有“发蒙”后所读的语文课。还有吴老师一边大声领读,一边大声呵斥高年级闹哄哄的学生;一手拿书,一手拿着竹鞭子敲打讲台的画面,趣味而童真。
当然,祠堂的雨雪天,是我们的最深记忆。教室里的桌子、凳子、讲台,都是用土砖垒砌而成,地面也都是夯实的黄土。一旦下雨,教室里就成为一片泽国,不得不戴着草帽上课,屋里积水很深的时候,大家只好把脚抬起来,踩在临时找来的垫脚石上。即便到了秋季,很多学生依然没有鞋袜,就这样在寒风冷雨中听讲读书,往往打寒颤磕牙齿的声音,比朗读的声音还高。
尽管是这样,我们仍然自得其乐,一直坚持到四年级才转到另外一个村里的小学。新的小学也只是一间租借的民房,但是不透风漏雨,还有一个很大的稻场可以玩耍。但是,我们依然惦记那个祠堂,惦记古旧祠堂里的那些光影、飘雨和混乱嘈杂的读书与吵闹之声。可惜,在我们转学后,祠堂小学被当作危房给拆除了。
别了,我们的祠堂学校。别了,童真和成长的人生过往!
以前也写过一些关于故土的文字,虽然饱蘸浓墨,情深意切,但因功力浅薄,文字寡味,显得才情远逊于江郎,令人不忍卒读。加之断断续续,东边日头西边雨,榔头棒子乱挥舞,没有显出故土文学的特色。
近读山东作家张炜先生的著作,读《融入野地》,读到“谁没有故地?故地链接了人的血脉,人在故地上长出第一绺根须。可是谁又会一直心系故地?直到今天我才发现,一个人长大了,走向远方,投入闹市,足迹印上大洋彼岸,他还会固执地指认,故地处于大地的中央。他的整个世界都是那一小片土地生长延伸出来的”,突然大为所悟,这才是故土文字的精髓。
想继续写一些关于故土的东西,这些东西在我的心中,犹如经历过整个夏天的葫芦藤,结出的许多葫芦已经成熟了,到了瓜熟蒂落的季节,不收获就将枯老腐朽。于是在朋友的怂恿下,开始了辛苦的故土文字堆砌之旅,均以“某某记”为题。首篇为《祠堂记》。
《祠堂记》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统治,一脉相承下来,大约有三样东西功不可没:一个是宗庙,一个是土地庙,一个是祠堂。宗庙处在是庙堂的高处,是统治体系的核心,从治国治民的理论,到政令上传下达,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念,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便有了“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的说话。清人恽敬更是直接地说:“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制也。”这是宗庙体系的作用。土地庙是民间供奉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的,泛指广泛一致的民间信仰,让全体人民敬天爱人,凡事生出敬畏之心,安分守己,莫要胡说乱搞。而祠堂,则保证了家族甚至氏族的维系,稳定了家、房头、家族与氏族的秩序,从而保证了社会最根本的、“民”的稳定。祠堂是家族或者氏族公共和神圣的地方,主要用于旌表祖先功德、安放祖先牌位,管理家族事务,开展重要活动等方面。日常最大的作用,就是教育族人和本族子弟后生,培养自己的精英后代,所以很多祠堂都兼具了“学校”的功能。主要教育的内容,大约分为“文”和“武”两类,教文的老师被称为“先生”,而教导武术的老师,则被成为“教师”。古人对于家族兴旺发达,与相邻的家族较劲比拼,总是寄希望于自家的子弟们成材成器,文武都比别人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激昂地呼号:“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如今读来,仍然有振聋发聩之感。这个道理,其实早在数千年前,我们的先人们就在自家的祠堂里身体力行了。
祠堂有私塾,小小孩童的入学,一般是在祠堂进行的,叫“发蒙”。“发蒙”仪式非常隆重,也很严肃,程式一丝也不能乱。关于入学“发蒙”的仪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中,写的非常生动和详细:“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
以前我并不知道“发蒙”是什么意思,后来读研《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卦,叫做《蒙卦》,比喻有危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就是蒙昧。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还有一解,就是有宗庙、贵族之气象。既然有贵气,定然不俗,而如何不俗呢?就是要接受教育,或者接受过教育。所以蒙卦的卜辞解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蒙卦象征蒙昧,具有亨通顺利的德性。接受良好的教育,是启发亨通顺利德性的前提条件。所以儿童的初次入学,就被叫做“发蒙”。
我的“发蒙”正是在一个破旧的祠堂里开始的。祠堂是邻村一个叫肖家湾的肖氏祠堂,离我们村子很近,不到500米的距离,现在我们两个村子已经快连成一个村子了,但是在1968年的时候,中间有很大的间隔。这个村子在我们当地算的上“大湾子”,当时大约有三四十户人家,清一色的肖姓。不像我们村子那样姓氏庞杂,而且还小得可怜。在“房头文化”很露骨的年代,我们村与周边的邻村,关系搞得都很好,没有哪个大村子和大姓氏欺负过我们,与肖家湾的肖姓人家豁达大度、礼让弱小的品德很有关系。
肖家湾的祠堂坐北朝南,面积并不大,有一个天井式的院子,正堂大约百十平方米,被用作为教室。两边各有一间小小的耳房,一间是老师的办公室,一间用于堆放乱七八糟的杂物。祠堂破败不堪,屋顶的青瓦残缺不全,许多地方露出大大的缝,甚至可以说是“洞”。太阳照在屋顶,屋顶就会有许多明亮的光线射进教室,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强烈地分散学生们的注意力——看着这些金光灿烂的光线交织变幻,形成不同的图影,对于一群淘气包而言,该是多么开心的事情!
祠堂的门口挂了一个简陋的木牌子,上面用毛笔字写了五个大字:肖家湾小学。说是学校,其实只有一个人,名叫吴茂学,是校长兼老师,而且是语文、算术、唱歌和体育等四门课的全科老师,一、二、三年级的老师,也全是他一人担任。他也是我们邻村的一个人,读过几年书,大概是读过初中的吧,在当时当地算是很有学问的一个人,很受人敬重,于是被村民请来当老师,管理学校。由于他不是正式老师,没有编制、没有备案,所以就没有工资,由生产队每天给他记工分,每天算8分。那个时候的劳动报酬实行工分制,10分是壮劳力满勤的日工分,8分相当于二等劳力的分数,也很不错。妇女是很吃亏的,满勤的时候,日工分也只有8分,而且还得与男劳力干一样的农活。所以村民认为,给他评一个8分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我“发蒙”之前就是学校的常客,每天跟着读书的姐姐到学校玩耍。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在教室上课,我们这些大小娃娃就在泥土院子里追逐吵闹,趴在露光的门缝里看哥哥姐姐们读书。老师和学生们对于院子里小孩子的调皮打闹和哭叫声音,早已习以为常,并不呵斥驱赶。只有在吵闹得太狠,或者小孩子们打起了群架,老师才会打开教室的门,厉声驱赶。直到某一天,一个小姑娘不小心掉进了粪坑,差点淹死,才不允许小娃娃们进祠堂的院子。
没有上学之前,对读书上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白天跟屁虫似地跟着姐姐上学放学,晚上在煤油灯下看着姐姐做作业,请求她教我认字。所以我在上学之前,已经能认好几个字了,也许有十来个字吧?比如一、二、三,日、月、人,好、不、口之类,甚至能认识自己的名字了,这在当时的同龄孩子中,算是佼佼者了。还没有到上学的年龄,总是缠着爷爷,让他送我上学去。爷爷总是慈祥地微笑,摸着我的头说:莫急莫急,还不到年龄呢,到时候会送的。爷爷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没有读出什么名堂,但是写的毛笔字不错。他在家里的桌子底下、椅子底下、草帽里面、扁担上都用毛笔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免隔壁邻居借用的时候搞错了。他写的字很好看,至今还刻在我的脑海里。他教我了很多红军歌曲,许多都忘记了,只记得《买子弹歌》和《红军三字经》里的一些片段,如:金菩萨,泥巴造;水一泡,冒得了,等等,这大概是我对于“红色”文化情有独钟的最初萌芽吧!
终于等到了正式上学的年龄,母亲用破旧得不能再穿的衣服,剪裁后为我拼制了一个很简易的书包。缝制书包是个仔细的活,一刀一剪、一针一线,母亲花了两个个晚上的功夫,才完成书包的制作。搁到现在,缝制一个简易的土布书包,两块布一叠一放,缝纫机一走边,缝上一根布带子,就OK了,大功告成。那时不同,母亲为了给我做一个书包,费了很多脑筋,关键是没有合适的布。好不容易找出几件旧衣,颜色又不一样,拼凑起来非常费事。加上正值农忙季节,每天出工到天黑,再回来做饭、吃饭、喂猪、洗涮,待收拾停当,就到半夜了。
母亲在油灯下聚精会神地做着书包,我则兴奋地趴在边上看,问这问那,毫无睡意。书包的主色是褪色的靛青,但每块布片的颜色不同。母亲费尽心思,尽量使拼接的地方变得好看,还特意在两面的正中各缝上一块小花布,显得很有生气。书包的背带很结实,包口还有两根小带子,便于系在一起,起封口的作用。时光荏苒,尽管过去了四十八年,但此景此景,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在前线打仗的时候,趴在阵地的边沿,最爱回想往事。其中最为清晰和温馨的,是母亲夜半为我缝制书包和我第一次背上书包的情景。为此,专门写过一篇文字,题目叫《背书包的幸福男孩》,时间是1984年12月。
第一次上学是我自己走去了,准确地说是跑着去的,而且去得很早。对遇见的每一个人都亲切地打着招呼,大人们纷纷逗着我说:哎呀,当学生啦。好好读书,将来考秀才、当工人啊!从此,我便是“祠堂学校”正式的一员了。第一天上课,领了两本书,一本《语文》,一本《算术》,还有两个作业本。每本书和本子上,开头都印有毛主席放金光的图画,还有毛主席语录和林副统帅的语录。当然,我们是一个字也不认得的。
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很简单,至今记得一清二楚:第一课,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三面红旗万岁!第四课,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万岁”这两个字,从此就和我结缘,成了脑海中的潜意识。无论在哪里,只要见到或者听到“万岁”这个词,脑海里就浮现出当年的那个祠堂,那个三个年级混杂的教室,还有“发蒙”后所读的语文课。还有吴老师一边大声领读,一边大声呵斥高年级闹哄哄的学生;一手拿书,一手拿着竹鞭子敲打讲台的画面,趣味而童真。
当然,祠堂的雨雪天,是我们的最深记忆。教室里的桌子、凳子、讲台,都是用土砖垒砌而成,地面也都是夯实的黄土。一旦下雨,教室里就成为一片泽国,不得不戴着草帽上课,屋里积水很深的时候,大家只好把脚抬起来,踩在临时找来的垫脚石上。即便到了秋季,很多学生依然没有鞋袜,就这样在寒风冷雨中听讲读书,往往打寒颤磕牙齿的声音,比朗读的声音还高。
尽管是这样,我们仍然自得其乐,一直坚持到四年级才转到另外一个村里的小学。新的小学也只是一间租借的民房,但是不透风漏雨,还有一个很大的稻场可以玩耍。但是,我们依然惦记那个祠堂,惦记古旧祠堂里的那些光影、飘雨和混乱嘈杂的读书与吵闹之声。可惜,在我们转学后,祠堂小学被当作危房给拆除了。
别了,我们的祠堂学校。别了,童真和成长的人生过往!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大家都爱看
今日热点
新新闻
网络链接
如果您的网站PR≥4 欢迎申请链接 更多>>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