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人生最幸福——记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李长斗
时间:2018-03-14 来源:武汉新市民网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人物简谱:
李长斗,河北省委网信办网络应急管理和舆情监测处处长、互联网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兼雄安新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公布的第四批50名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一勤天下无难事”,李长斗常常用这句话警醒自己,也时时用这句话激励他团队的同事们。爱笑善逗的人一旦严肃起来往往有一种直抵人心的感染力,“雄安无小事,我们网信工作要为新区规划建设筑劳网上安全屏障,打造晴朗网络空间,汇聚舆论支撑力量,使命所系,我们岂能有分毫懈怠!”
车到山前
2017年4月2日,河北雄安新区宣布设立的第二天,在河北省委网信办任职的李长斗同志被省委派驻到雄安新区,负责新闻宣传、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雄安新区甫一问世,网上舆情如火山喷发,各种各样的自媒体、五花八门的发声渠道把雄安新区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怎样化解舆情风险汇聚正面声音为新区工作创造好的舆论环境?一没机构二没队伍三没设备甚至连固定的办公场地都找不到,从省委机关令人艳羡的正处级干部直接被切换成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一线战斗员、闯关者,车到山前,路在何方?一向不怕挑战的李长斗数夜难眠。
雄安新区成立的最初几天,仅容城县一个县就冒出1900多个以“雄安”为字头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加上雄县、安新和其它地区注册的网站、微博、公众号,一时难以计数。网上虚假报道、不实信息纷纷扰扰,依法管控难度空前。
等无可等靠无可靠,李长斗同志带领两名新兵迅速投入战斗状态,协调新区相关部门针对网上舆情开展会商研判,指挥调度三县网信、公安部门收集上报当地贴吧论坛和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自媒体网上舆情信息。五加二不休息、白加黑连轴转, 24小时人工巡查,满负荷运转现有设备强化网上监管。在征得领导支持后,李长斗同志第一时间向中央网信办、向省网信办和其他省市同行请求支援,坚决有效化解网上负面舆情。到去年底,对新区270多家较为活跃的自媒体纳入常态化监管,依法处置重点违法网站、自媒体公众号约609家;对涉“雄安”贴吧、论坛集中整治,清除吧内有害信息(评论)5760多条,关停整改涉“雄安”贴吧、论坛、微信群等240多家;依法化解重要不良信息(图片)5520多条,处置有问题的跟帖评论8790多条,化解舆情危机29次。
作为一名有经验有追求的老网信,李长斗同志对非法不良信息并非一堵了之,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管好用好不断发展的新媒体平台。经过走访自媒体从业者,结合实际情况,李长斗同志组织新区100多家重点新媒体成立自媒体联盟,制定《雄安新区自媒体联盟章程》《雄安新区自媒体联盟管理办法》等规章。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引导维护,如今,雄安新区的自媒体已经成为疏导新区群众情绪的重要渠道之一。
立规范方可谋长远,李长斗同志带领他的团队在研判处置网络舆情工作中,创立了“三轮工作法”,即日常工作由新区网信办筹备组进行第一轮初判汇总;根据舆情级别商请上级部门进行第二轮研判;协调涉网单位和人员进行沟通会商进行第三轮研判并依法处置。同时,制定了《雄安新区网络舆情会商研判工作机制》,整合建立一套网络舆情应急体系。一方面要求雄安新区所辖三县主要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属地管理,明确涉网主体,对造成重大舆情危机和不良影响的,依法依规追责;一方面协调新区各部门和三县宣传部门及时收集上报网上舆情信息,围绕新区社会热点和难点,认真做好网上解疑释惑、情绪疏导和矛盾化解工作。截至目前,雄安新区领导在“雄安发布”公众号等相关平台回复网友提问150多次。新区三县县委书记、县长手机号公布后,进一步为广大群众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打通了渠道。“雄安发布”平均每天收到留言450多条,已成为新区领导了解社情、沟通民意,科学施政的重要平台。
唱响雄安
“从规范有序的机关工作到新区,一下子没有了上下班的界限,周六日顾不上回家,半夜里还在开会、起草报告、审阅稿件,拥挤的办公室,吃饭饥一顿饱一顿……但既然到了这里,我们就要负起责任,激情工作,踏踏实实地把新区的事业干成个样子来。” 在雄安磨砺了近一年的李长斗同志,提起当下的新工作,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透射出一股子笃定、自信和激情。
对待工作,李长斗同志有一股“拼”劲。“不把工作做好坚决不下班,稿件不推敲到满意决不罢休。”有时候半夜了刚把大家放回宿舍休息,忽然来了任务,他就把人再召回来开会研讨工作。大家开玩笑说,雄安新区网信办的作息是“早来早走,早睡早起”,意指早晨才能下班睡觉早晨就又来上班了。
凭着“拼”劲,加上“闯”劲,李长斗同志率领雄安新区网信办这支新军拼搏进取,用3个月时间超越了同行业同领域3年的业绩,用一支拼凑出来的队伍硬是为雄安新区撑起了一片晴朗的网络空间。
这是雄安新区网信办的成绩单:统筹建设“两微一报”平台,打造新区官方微信公众号“雄安发布”。截至2018年2月1日,累计发稿约3000多篇,阅读量约2.9亿人次;“雄安发布”公众号连续5周在全国地方宣传排行榜位居第一,连续4周在河北政务微信排行榜位居第一,在全国政务微信公众号排行榜中跃居前4名。“雄安发布”荣获十九大新闻宣传先进公众号、京津冀最具影响力政务新媒体、全省优秀政务新媒体等称号;去年底在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组织的“网上群众路线.河北生动实践”H5作品评选展示活动中,雄安新区被评为“最受网民关注的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地区”第一名。
围绕雄安新区各项中心工作,新区网信办还借势发力,积极开展网上宣传,实现了与中央媒体、省级媒体、本地媒体、其他省市媒体“四个打通”,共推送稿件2520多篇。积极协调中央和省级重点新闻网站开设雄安频道和专栏;组织澎湃、新浪、搜狐、凤凰等21家重点商业网站在首页首屏推送正能量稿件约1630多篇,被国内外420多家媒体转载,每篇都有突破千万次的点击量。
敢闯善建
有梦想情怀有使命担当的人从来不会以简单完成任务为能事,李长斗同志在谋划雄安新区网信工作时,从来都是心里牢牢装着“四个意识”,始终坚持“创新超越”,用自己超值的付出把日常工作干出“惊喜”的成果,在难啃的骨头上打造出难以置信的“亮点”。
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肩负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高质量发展样本的重大历史使命。网信工作怎么提升雄安质量,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好务?李长斗又一次超前谋划,积极推动设立新区规范的网信工作机构,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网络铁军。
面对从零开始的基础,李长斗不等不靠,从中直、省直和相关新闻单位、院校研究机构借调25名业务骨干,坚持边学边干,边学边建,多方协调,申请报告,在今年2月初正式组建了雄安新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职责,为新区网信工作奠定了规范化的根基,同时他积极争取为新区开通了网信内部专线,正在搭建新区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平台。
中国雄安官网建设从2017年11月20日启动之时,面对的又是一次时间紧要求高无经费无场地的攻坚。李长斗同志领命之日只身赴京,与新华社领导深入沟通大胆推进,促成新华社社长大力支持,新华网举全网之力投入承建工作。仅用两个半月,完成了官网中英文版页面、移动客户端建设和测试, 2018年2月6日,这个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融媒体网站上线运行。网友点赞,“这就是雄安效率、雄安速度、雄安质量。”
中国雄安官网运行满月,集中了多项中国第一的优势越发凸显。 “网站、广播、电视、报纸”四媒一体获得好评不断,桌面端与移动端实现了对微信、微博、推特、脸谱、优兔等海内外主流社交媒体的全覆盖,全媒体、多终端、众平台、多语种的传播矩阵逐步完善,“政务属性、媒体属性、社交属性”三位一体、“移动化、视频化、国际化”三化并举,体制机制创新迸发出更大活力。打造雄安新区主流权威舆论阵地的目标基本实现,用雄安新区领导的话说,中国雄安官网是一大亮点,是新区面向世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这次获评第四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是对我本人更是对新区团队工作的肯定,对我们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李长斗中气充沛的男中音里听得出一种坚定和沉稳,“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我相信最大的幸福就是把自己投入到为雄安新区建设发展而奋斗的事业当中去。”(完)
(编辑:张鑫)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大家都爱看
今日热点
新新闻
网络链接
如果您的网站PR≥4 欢迎申请链接 更多>>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