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花清瘟是荟萃了两千年中医药抗疫的“三朝名方”,经过规范化现代研发流程,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核批准的专利中药,历经非典、流感、新冠三大疫情,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连花清瘟的前世——荟萃两千年中医药抗疫“三朝名方”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
东汉末年瘟疫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场面相当悲惨。医圣张仲景把自己治疗瘟疫取得显著效果的认知和经方写成《伤寒论》,创制了麻杏石甘汤、白虎汤等治疗瘟疫的名方。
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的中医治疗方药中都可以见到麻杏石甘汤,基本占到了诊疗方案推荐的中医方药数量的一半,而中医药治疗新冠感染90%以上的有效率也充分反映了麻杏石甘汤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大黄
明代是灾荒瘟疫的多发期。“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甚至到了“丁尽绝,无人收殓”的地步。
防治传染疾病的医之大家吴又可,创立了瘟疫防治学说,领先西方世界200年,对后世瘟病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总结出了治疗瘟疫用大黄驱邪外出,先证用药,截断病势,防止病情恶化的经验,在《温疫论》中提出治疗瘟疫“下不厌早,下不厌频,驱邪务尽”的理论,这里的“下”就是泻下,借助通泻大便达到通腑泻肺、清肠安肺的目的。
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
清代乾隆年间,突发大范围瘟疫。医家吴鞠通注意到许多瘟疫患者在发病期间仍会出现明显的发烧、嗓子肿疼、头痛、周身酸痛,他认为这是风热外邪侵袭人体所致,必须用辛凉解表的药物让邪气发散出去,于是创制了经典方剂——银翘散,一直沿用至今。银翘就是金银花、连翘,也是连花清瘟名字的由来。
连花清瘟在麻杏石甘汤、大黄、银翘散的基础上,还创新性地加入了具有芳香化湿护脾胃的广藿香和增强免疫固正气的红景天。广藿香可以“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减轻苦寒药物引起的胃部不适。红景天俗称“高原人参”,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耐缺氧能力。
连花清瘟全方融汇了三朝名方,既有清瘟解毒针对病毒发挥积极作用的药物,又有芳香化湿护脾胃、提高免疫固正气的药物,全方祛邪与扶正兼顾,体现了“卫气同治、表里双解,先证用药、截断病势,整体调节、多靶治疗”的积极干预组方特色,充分发挥“治中有防、防中寓治”防治结合的中医药防治疫病独特优势。
连花清瘟的今生——创新中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生于“非典”
2003年“非典”暴发,连花清瘟就是诞生在这个特殊时期。
连花清瘟组方是在深入研究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规律之后确定的,经过了规范严格的制备工艺和药理毒理研究及随机双盲、多中心、对照的Ⅱ、Ⅲ期临床试验,证实连花清瘟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显著且安全。
经过国家药监医药领导小组组织的中西医专家的评审,2004年5月9日连花清瘟获得国家药准字批号(国药准字Z20040063)。根据《关于加强预防诊断治疗非典型肺炎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还特批用于河北省的非典疫情防控。
迎战甲流
2009年甲流暴发,连花清瘟列入卫生部《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版)》成为临床防治甲型H1N1流感用药。
连花清瘟治疗流感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在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方面与奥司他韦相当,退热时间优于奥司他韦,明显减少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发热、咳嗽、咽痛、乏力等症状的持续时间,而且安全性良好,治疗价格为对照药的1/8。
此后,连花清瘟还列入了2011、2012、2013、2014、2017、2018、2019及2020年发布的流感诊疗方案和专家共识及指南。
抗击新冠
2020年新冠感染疫情暴发,连花清瘟列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四版到第十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以及湖北、北京、上海等20省市卫健委、中医局发布的新冠感染诊疗方案,成为我国中医药抗击新冠疫情中药成果“三方三药”之一。
连花清瘟治疗新冠感染确诊患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可以有效提高发热、乏力、咳嗽症状消失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提高肺部CT好转率和临床治愈率,降低转重症率,研究结果发表在Phytomedicine。
连花清瘟对新冠感染密切接触者的真实世界研究证实,密接人群应用连花清瘟后核酸阳性率比对照组低76%,发热症状的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85%,而且安全性良好,文章发表于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在国际抗击新冠感染疫情中,连花清瘟也有不俗表现。连花清瘟目前在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注册批文和进口许可,在科威特、蒙古国等国获批新冠适应症,入选乌兹别克斯坦卫生部抗疫药品白名单,列入柬埔寨卫生部发布的新冠感染居家治疗方案。新华社专刊称“连花清瘟在科威特因确切疗效受到高度评价”,中国援助赞比亚医疗队称“连花清瘟在当地抗击疫情发挥重大作用”。
从连花清瘟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看出该药组方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汲取了中医药2000多年来与300多次大型瘟疫进行生死决战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