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创新开展“乡村朗读者”文化课堂活动 探索乡村阅读新路径
时间:2022-12-03 来源:本网 作者:郭迪泽 段芳 吴晓 点击: 次
本网讯(通讯员:郭迪泽 段芳 吴晓玲)“风雨中,你们身披荧光绿,守护着一方的平安……”。11月24日,竹山县宝丰镇龙井村枫杨古树下,数10名身着义警制服的龙井村民齐声朗诵《交警赞歌》。“乡村道路安全知识培训”“交警说安全”“推荐交通法规书籍”“我为交警颂赞歌”……活动环节精彩纷呈,兼具知识性、实用性、互动性、趣味性的“乡村朗读者”文化课堂——我与交警面对面活动吸引了近60名村民自发参与到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中来。
全民阅读的关键是“全民”,重点在“农民”。竹山是农业大县,农民作为全县人口主体,能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关系着新型农民的培养,关系着全民素质的提高,关系着乡村振兴和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农村地区文化生活相对封闭、单调,许多农民生活习惯、思想观念受农村闭塞生活环境影响,缺乏对公共文化服务场馆的了解,更缺少去阅读场所开展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因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不仅需要优秀的阅读产品,解决农民看书难问题,还亟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吸引农民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崇尚科学、抵制迷信,提升文化科学素质。
去年以来,竹山抢抓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契机,以农村为主阵地,以农民为主体,以适农乐农惠农为主调、以推进乡村全民阅读为主线,创新开展“乡村朗读者”文化课堂活动,焕发新时代乡村阅读新活力,营造全民读书良好风尚,为乡村全民阅读推广工作探索了一条全新路径。
“乡村朗读者”文化课堂兼具文化性、实用性、包容性、趣味性,活动内容涉及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等诸多领域。活动以培养农民阅读习惯,激发农民阅读兴趣为主旨,“以书为媒”满足广大村民求知识、求技能的需要,充分发挥其联系、服务、教育、凝聚群众的重要平台作用,真正将其打造成政策理论宣传、党史学习教育、传播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科技文化的重要阵地,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该活动场地不限,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化广场、文化院落、图书角等均可,活动筹备简单易行,参与者不限年龄、性别、职业。活动前可根据工作实际、地域特色、行业特点等制定阶段性朗读计划,确定阅读主题,活动开展中除常规性的朗诵形式外,还可采取演讲、讲座、故事会、情景剧、诗文吟唱、分享好书、品读好文、行业交流等形式。线下活动开展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扩大活动影响面和受益面,放大活动效益。活动结束后,对活动成果进行“精加工”,通过数字图书馆及新媒体,面向全社会展播文化课堂上呈现的优秀“朗读”作品,牢牢抓住线上、线下两个宣传阵地,潜移默化引导城乡群众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社会风尚。
竹山县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竹山将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极大改善镇村基础文化设施配套,加快实现全县17个乡镇图书分馆和244个行政村(社区)图书阅览室与县图书馆实现图书通借通还。同时,对已有的基层阅读场馆进行提档升级,提升效能,实现数字农家书屋村级全覆盖,积极培育和挖掘乡村阅读榜样,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农民朋友参与阅读、爱上阅读,让读书追梦,知识赋能成为推动竹山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和新时尚。
截至目前,竹山已开展“乡村朗读者”文化课堂系列活动20余场次,线上线下惠及群众3万人次,2022“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湖北启动仪式上,重点表扬推介了竹山县“乡村朗读者”文化课堂活动创新做法,并设置了专场展示环节。(完)
(责任编辑:蔡梨生)
特别声明:
1、本网所有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旨在为网民朋友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权益人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2、本网原创稿件欢迎转载,同时请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及作者。
3、联系电话:13071284476(微信同号)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大家都爱看
今日热点
新新闻
网络链接
如果您的网站PR≥4 欢迎申请链接 更多>>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