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化新闻 > 文化动态 >
青浸墨彩绘壁画短视频拍摄脚本亮相并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
时间:2025-01-08   来源:西北建设网   作者:许衙评  点击: 次
     近日,笔者从青浸墨彩绘壁画传承人马发虎处获悉,杨陵区文化馆拟将该项目申报为省级非遗项目。目前正在筹备配音的短视频工作。

 
  以下是该项目的拍摄脚本:
承青浸墨绘 绽壁上华光
——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申报省级非遗项目短视频脚本

       在陕西杨凌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有一种民间技艺——青浸墨彩绘壁画,犹如璀璨明珠般熠熠生辉,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沉淀,见证了无数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三秦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青浸墨彩绘壁画,它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以青墨为主色调,勾线染色匀用墨色、青墨色、深墨色,使得画面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同时,彩绘部分则以绿蓝草、垛子、池子、方心、盒子、吞口、瑞兽、大头脸谱、人物故事等表现手法为主,使得画面内容丰富多彩,富有生活气息。


 
  青浸墨彩绘壁画传承人马发虎,自幼喜欢绘画,十四岁便拜扶风民间传统彩绘壁画大师李新乾学艺,他悉心钻研、不断精进,勤劳刻苦、以艺养家,手法娴熟、脉络清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寺庙景区和文保单位。他不仅深刻领悟到了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的精髓,而且还撰写了绿蓝草彩绘技法、青浸墨传统壁画技法等多篇理论文章,发表在《陕西市政》《西北建设》等刊物杂志和网络媒体,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着自己努力与贡献。

  青浸墨彩绘壁画,制作过程繁琐而精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匠人们倾注大量的心血与智慧。
       首先,要制作地仗。用粗泥、细泥和粘土等混合麦草、棉花、米糊、动植物胶、明矾等材料,经过多层次的抹批处理后,使墙(表)面平整光滑,为壁画制作打下基础。接着,还需要用油灰、漆灰做彩绘(或壁画)部分的地仗。

 
  其次,进行彩绘(或壁画)创作。彩绘时先制图扎谱子、拉大色、挂色挂粉,立粉贴金画方心等步骤;而壁画创作则更加复杂,要先规天地,再进行立骨布局(立骨,即是勾勒人物的形体;布局,则是对画面的整体进行构图)。创作时要求匠人们胸有成竹,用朽夹进行朽样,将意象中的图纹用朽夹勾勒出来。

       朽样之后,便是落墨的环节,这是整个绘画中最关键的环节。要求笔下有力、线见功力,勾线、运线要均匀流畅,线条要在漂柔中带着刚劲。

 
  最后,上色成型。上色前,要对颜料加工处理,以矿物质为主,辅助以植物颜料,调色则用动植物胶调制;上色时,要区分颜色层次并均匀着色,使得画面生动逼真;上色后,还要完成开墨线、画衣锦纹、染色、立粉与贴金等步骤,使得画面更加丰富立体、华丽夺目。


 
  青浸墨彩绘壁画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广泛应用于寺庙、仿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以及建筑装饰等领域。它以青浸墨为主要表现技法,再现了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给人们带来了高雅的视觉享受。同时,它也如诗如画地诠释了陕西的人文、地域、宗教的审美观,成为西府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逐渐走向了濒危的边缘。许多珍贵的作品因岁月的侵蚀而受损,令人痛心不已。

       作为传承人,我们诚恳地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希望有关专家能够给予支持,为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的传承谋划和助力。我们仍然会继续采取措施挽救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关心、关注、了解和热爱这一技艺;通过师徒传授、举办培训等方式,培养新一代的传承人;通过爱心人士、社会团体捐赠等方式,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为传承与发展青浸墨彩绘壁画技艺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也相信,在省市区各级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青浸墨彩绘壁画这一宝贵的古老技艺,一定能够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光彩,真正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