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正街站站厅艺术墙一侧180度全景
武汉新市民网讯:昨日,作为6号线最为亮眼的一个站,汉正街站揭开面纱。走进站内,抬头就是一片“蓝天白云”,站厅周边画满老汉正街风貌的艺术墙,仿佛把“天下第一街”——汉正街搬到了地下。
中庭空无一柱 每天可见“蓝天白云”
从地下站台乘坐手扶电梯升至站厅,头顶生出一片“蓝天白云”,这是模拟的室外晴空。站在空无一柱的站厅中心,看着四周古香古色的骑楼和展现汉正街街景的巨幅艺术墙,时光仿若拉回到了从前。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副总工程师、华中院总经理梁立刚说,当初做设计,最核心的想法就是想把老汉正街文化留下来的传承,在地铁车站内延续。“地上的天下第一街,要想在地下空间完整呈现,就需要把整个地上空间包括天空、街道、建筑这种形体的相互关系,表达出来。”
为了在地下空间表达地上的空间美感,设计师大胆设计,把位于中庭的柱子全拔了。中庭两跨变一跨,侧边两跨和中跨,全部开通。90米长的车站减少了11根柱子,这在国内其他地方是没有过的。
6号线装修设计总体负责人吴新宇说,开敞空间本身就具有美感,再加上“蓝天白云”的壁画,会更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将来无论外面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纷飞,乘客路过这里,看到的永远是晴天。
为了营造出晴空的氛围,站厅天花板基本找不出一盏灯的实体存在。设计师说,为了营造日光效果,所有的灯源都进行了隐藏。身处其间,人们会有沐浴着自然光的美好感觉。
巨幅线刻展老汉正街风貌 不输《清明上河图》
汉正街是有故事的,设计师想让汉正街站变得有人情味儿。
以前的汉正街纵横着上河街、下河街、大夹街、小夹街等近百条街巷。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汉正街的街巷两旁,每天10余万操不同方言的打货人行走其间,卖针织制品的温州人、卖塑料制品的台州人、卖服装辅料的义乌人、鞋帽市场的福建人、箱包市场的湖南人、布匹市场的河南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这样的场景,在6号线汉正街站得以重现。在站厅一侧,10米高的艺术墙呈现两大部分。上方以旧时的武汉地图、照片为蓝本,勾画出武汉三镇的历史旧颜。下方则是通过汉白玉线刻,还原了老汉正街街景,不输《清明上河图》。
画面中,300余名打货人活灵活现,武汉话“勒个伢蛮贼”“莫裹筋岔到卖”“尝哈尝哈好七再买”等方言夹杂其中,浓浓的汉味扑面而来。
不止是艺术墙,整个车站的一些设施也全部按照老汉正街风貌来还原。比如栏杆,其他站用的是不锈钢、玻璃栏杆,但在汉正街站,栏杆全为仿木纹的金属质地。
还有广告牌,将来可以呈现3D效果。灯光的装点下,似汉正街商铺正开门迎客。
装修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 实现空间艺术化
由于中庭的开阔,现场几乎看不到管线应有的廊道。据介绍,这是因为该站点对管线的设置进行了优化,在设计之初,就提出了把管线压缩至车站两侧,以便中跨完全打开。
“以前设计车站,功能是第一位,但做汉正街站的设计,如果不考虑文化性,就太可惜了”,吴新宇称,这次为了将汉正街文化彻底融入地铁,汉正街站装修设计和建筑设计同步实施。这是6号线区别与其他线路的一大特点,也是地铁建设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正因为同步设计,汉正街站更好地实现了空间艺术化。
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地铁从2号线到6号线,每一条线都有一个提升,最大的一个出发点,就是想把武汉深厚的文化在地铁车站里面展现出来,打造一座座“地下艺术殿堂”。(完)编辑:韩天宇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