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文化村(镇)建设是国家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地质实践,推进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重大措施,以及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地质文化的重要途径。自2020年启动首批申报评定工作以来,湖北省已成功申报地质文化村(镇)8个,总数位居全国第二。湖北省地质文化村(镇)创建工作正逐步走向成熟,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建设成效也日益显现。
秭归屈原镇
“地质+生态旅游”地质文化镇
屈原镇,一个名字里就藏着故事的地方,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屈原的故乡。它位于鄂西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中国龙舟之乡——秭归县境内。
这里地质遗迹资源种类齐全,规模宏大。出露完整的寒武—三叠系剖面、雄冠天下的西陵峡谷、举世瞩目经典工程—链子崖危岩体治理示范区、滑坡成功预报及治理的典型地标—新滩滑坡遗址。传奇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更是成为著名打卡点。岩石地层、远古生命、褶皱断层,峡谷绝壁、岩溶洞穴、地质灾害,都向人们诉说着地球演化和区域地质过程的沧海桑田。
西陵峡风光
古人链“锁”危岩
新滩滑坡地质遗迹
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每一寸土地,都因深厚的文化底蕴,散发着历史沉香。屈原文化、峡江文化、宗教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等汇聚于此、交相辉映,形成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自然和文化旅游的重要遗产。这里气候独特,土壤适宜,水质洁净,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以桃叶橙为首的脐橙产业,缔造了村集体产值过亿的奇迹,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脐橙之乡”。
群山环绕,江水浩荡,千年来屈原的精神在这方土地流传。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自然与人文交融。来屈原镇,探访屈原故里,寻找古人足迹,感受独特的巴风楚韵。
屈原故里
利川毛坝镇
三叶虫“地质+自然教育”地质文化镇
毛坝镇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腹地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这里地处神奇的北纬30°,山水人文资源丰富,生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名冠全球的“坝漆之乡”,同时也是国家级生态乡镇和中国名茶之乡。
高山峡谷间的毛坝镇远景
亿万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的石灰岩在漫长岁月的洗礼下,因地壳运动的神奇力量,逐渐上升为陆地。经历了风化作用的改造,形成了独特的岩溶地貌和峡谷地貌、流水地貌景观,各类美景汇聚于此,让人流连忘返。
走进毛坝三叶虫地质文化镇,仿佛打开了一本厚重的史前百科全书。在毛坝镇的高山峡谷间,掩埋着大量5亿至2.5亿年前古生代生物留下的痕迹,已发现有丰富的三叶虫化石、角石化石、腕足化石、棘皮动物化石等,其中三叶虫化石最为出名。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节肢动物,背上甲壳纵向分为左中右三片,是奥陶纪(距今约4.5亿年前)最具代表性的远古动物,海洋中的霸主。因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而广为人知,被誉为恐龙化石之外最耀眼的化石明星。毛坝镇三叶虫化石数量在湖北省排名第一,对比全国各地的化石产地也是名列前茅,化石保存状态普遍完好、分布广泛,具有很高的科普研学价值。
这个在五亿年前漫游海洋的古老物种,如今以化石的形式向我们述说着史前的故事。在这里,你可以追寻五亿年前的足迹,解锁古生物的秘密,体验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旅程。在这里,每一块化石都有它的故事,等你来聆听!
毛坝镇三叶虫化石
毛坝镇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冬暖夏凉,森林茂盛,高山云雾中的生态茶园郁郁葱葱,如同绿色的海洋。当年,贺龙将军率领的红军战士们在这片红色沃土英勇奋战,七进七出,留下了不朽的传奇。此外,毛坝镇还是土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土家歌舞、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以石为媒,融合发展。近年来,毛坝镇按照“选好点、做好面、连成片”的工作思路,以古生物化石为突破点,大力发展“地质+自然教育”研学,积极建设融知识性、科技性、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三叶虫地质博物馆、科普长廊、科普广场及研学旅行营地等系列科普设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建绿色、有机的农产品品牌,打造乡村振兴“毛坝模式”,展示鄂西土家风情,让红色热土涌动绿色希望!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