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法制生活 > 法制新闻 >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正式出版
时间:2023-05-22   来源:凤凰网湖北   作者:熊丹丹 图:杨林  点击: 次
    

图为《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出版座谈会现场

图为《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出版座谈会现场

5月19日,《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出版座谈会在武汉仲裁委员会召开,该书编委会、武汉市法学会、江汉大学、武汉仲裁委办公室等相关负责人就“仲裁发展与武汉地方法治史”做主题交流。

图为《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

图为《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

据了解,《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是《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系列丛书之一,以传统社会为起点探寻仲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根据不同时期仲裁法治发展的特点将武汉仲裁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晚清时期武汉仲裁制度的确立阶段、民国时期武汉仲裁制度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仲裁法》颁布前的武汉仲裁制度探索阶段、《仲裁法》颁布后武汉仲裁制度的重构阶段以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武汉仲裁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通过对武汉地区3500多年法律制度和法律实施的回顾研究,从中梳理出历史长河中武汉法治萌芽、生长、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希望通过历史的梳理能够一窥武汉地区仲裁制度飞速发展的内在动因,从而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仲裁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助推建设仲裁“先行区”打开新局面。

图为武汉市法学会会长胡绪鹍

图为武汉市法学会会长胡绪鹍

据《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系列丛书主编、武汉市法学会会长胡绪鹍介绍,《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系列丛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推进传承法治文化、促进学术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推进武汉法治城市建设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系列丛书是我国地方法治史研究,尤其是大城市法治专史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地方法治文化建设的重大工程,是目前我国城市地方法治研究最深入、最全面的系列成果,具有首创性。

图为左起武汉仲裁委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罗平、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柳正权、江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李卫东、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周玉

图为左起武汉仲裁委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罗平、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柳正权、江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李卫东、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周玉

“作为中国近代重要的仲裁地之一,武汉见证了仲裁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武汉仲裁法治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和标志性案例。这些案例反映了武汉地区仲裁制度的初步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程。通过深入探究武汉地区仲裁制度飞速发展的内在动因,梳理总结武汉仲裁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推动武汉仲裁品牌升级,扩大影响力辐射力,进一步释放仲裁国际性,奋力扛起建设‘先行区’的仲裁担当,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作出仲裁贡献!”武汉仲裁委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罗平介绍。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柳正权介绍,《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从编制到出版历经9年,3任武汉仲裁委员会领导及武汉仲裁人守正创新,在国内其他城市无前例可寻的前提下,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为后人提供历史案例参照,希望将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发扬壮大。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编委、江汉大学副校长、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李卫东表示。《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为国内首创,攻坚克难,填补了国内目前这一专业领域的空白,目前国内其他地方都只有片段的介绍,并没有进行理论化的提升,《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 仲裁卷》对武汉城市法治发展史仲裁部分进行了全面的展现,既是通史也是专史,将有利于仲裁专业共同体的发展。

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周玉表示该书编制和出版不易,希望一代代仲裁人将努力奋斗的精神传达下去,推向新高度。

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1995年颁布实施后,武汉仲裁委员会于1997年1月依法设立,是目前武汉地区唯一依法设立的民商事仲裁机构,自设立以来,武汉仲裁委始终秉承“公正、廉洁、专业、高效”原则,着眼于提高仲裁案件质效和强化仲裁公信力,努力打造现代化、专业化、国际化和智能化的民商事仲裁机构。截至2022年底,共受理仲裁案件235087件,案件标的额达人民币2074亿元,受案数量和案件标的额在全国277家仲裁机构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历年审结案件的总体调解和解率在60%以上,裁决正确率在99%以上。武仲开展的确认仲裁工作被授予“仲裁公信力十大创新奖”。武仲在全国仲裁机构公信力评估中名列第四,并被司法部评选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8月18日武仲成为全国第三家挂牌“国际仲裁中心”的仲裁机构,标志“武汉仲裁”品牌专业化、国际化改革进入新阶段。

“真挚期待《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能成为一座沟通武汉法治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桥梁!”武汉市法学会会长胡绪鹍希望新发展格局下,请大家共同关注并支持武汉地区法治发展史的研究工作,深入挖掘本土法治思想和法治文化的现实价值,促进地方法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助推新时代武汉法治城市建设。(文:熊丹丹 图:杨林 通讯员:武仲宣)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