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充满了想象,但熊晓明偏偏走了一条别人未曾走过的路。
虽然身在风口,熊晓明却寂寞得像一个孤胆英雄。
体检、保健食品、智能穿戴……大健康产业遍地黄金,熊晓明偏偏选择当一名拓荒者,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这条路就是“整合医学”。在北美,它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中国,它是时下学术界的热门。就在今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牵头,南京中医药大学开办了国内首个的整合医学学院。
理论上,这个有着类似中医的整体理念,利用西医诊疗手段的高级医疗护理体系在中国有着肥沃的土壤。但是由于政策、配套等一系列原因,它在中国落地情况并不理想。
熊晓明迎难而上,硬是在一片荒芜中,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现在,他创办的博厚健康科技就是中国整合医学最响亮的名片。
世人熟知,马云说过下一个超过他的人将出在大健康产业。其实,他并没有坐等被赶超,而是在该领域频繁投资,他说“就想让医生越来越少,药厂越来越少。”
这也是熊晓明的目标,更是整合医学的优势所在。
实业家基因
默默坚持了4年,投入上亿元,熊晓明终于在今年等来了“春天”。
2017年5月16日,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等六部共同下发了《“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首次在规划中提出整合医学,并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在熊晓明看来,在国内整合医学界,这份文件的影响犹如当年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一样,将开启一个全面加速的时代。
天命之年的熊晓明与健康产业的结合并非巧合。他的创业想法与背景、经历密切相关。
熊晓明出身革命家庭,外祖父母打过游击、做过地下党,伯父是老红军,父亲参加过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抗美援朝。实业报国是熊晓明骨子里的基因。
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制革专业毕业的他,曾从事皮革贸易和生产近20年,并完成了原始积累。
但是制革属于重污染行业,加上过度疲劳,熊晓明的体质每况愈下,甚至一度因为重病在家休养了半年。2006年,感到身心俱疲的他终于下定决心,告别自己的老本行。
也就是那段时间,国内大健康行业掀起了一股热潮,数百亿元的资本进入其中。熊晓明在耶鲁大学任研究员的挚友,也有意带着一项肿瘤早期诊断技术回国创业。于是熊晓明就与他联合创办了公司。后来这家公司成为了国内新三板扩容后的首批企业。
那个时候,熊晓明每天都会接触大量肿瘤病案,不断累积的负能量让他再度萌生退意。加上2013年,他患上了顽固性的腰疼,迫使他不得不放下工作,四处求医。
国内的医院看不好,就去国外。经人推荐,他找到了加拿大温哥华的一家诊所。医生为他检测了食物不耐受源和肾上腺素,随后没有开具任何药物,仅仅给予了饮食和生活方面指导。半年后,折磨他两年的腰痛竟然神奇地消失了。
后来熊晓明才知道,他接受的就是整合医学疗法。医生没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找到了他腰疼的根源,即牛奶、鸡蛋、面粉不耐受导致的慢性炎症。
那时,熊晓明作为投资人正在美国和加拿大看项目、投项目。意外进入视野的整合医学,一下子就被他相中。
熊晓明找到了这家诊所的创始人—加拿大整合医学协会的联合创始人以及副会长Dr.Rishi Verma。三顾茅庐之后,Dr.Rishi Verma同意出任博厚在加拿大整合医学研究团队的医学总监,负责教导医生该如何运用整合医学及提升他们的健康服务。
“创业最怕不痛不痒”
互联网创业大潮下,很多行业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大健康行业不会像互联网行业那样瞬间颠覆,尤其是在中国刚刚起步的整合医学。
但是凭借着敏锐的嗅觉,熊晓明先于同行在国内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如果说六部委颁布规划相当于发令枪的话,熊晓明就是第一个“各就各位”的选手。
目前,一家集医疗产业投资、医学研究、医疗技术开发、临床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公司“博厚健康科技”已然成熟。
在内地,博厚旗下有医疗智能平台、跨境电商公司、奥姆莱特医疗管理公司、医疗旅行服务公司、连锁健康中心;在香港,博厚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医学中心。在大洋彼岸,博厚布局了希美整合医学中心、威敏德医学院、迈阿密医学中心、波士顿医学中心等,为国内提供强大的产品和技术支持。
当然,熊晓明深知仅靠高举高打,不足以决胜千里。整合医学毕竟是一种认识论、方法论,是一个体系。尤其是在没有前人指路的情况下,博厚必须自己摸索着找到切入口,才能逐渐打开市场。
所以,过去几年来除了基础布局,熊晓明一直在做市场调研。在没有公开推广的情况下,博厚仅靠着口碑传播,已经累计服务了1 000余名客户。结合他们的诉求和临床数据,博厚最后集中抓住了“痛”和“痒”的问题。
现在,解决由不明原因造成的疼痛,和久治不愈反反复复的“痒”成为博厚的一大特色。具体地说,博厚推出了奥姆莱特“痛亭”“痒亭”“鼻炎亭”等等“亭”系列服务。事实上,有这类问题的病患在全体人群中不在少数,并且采用传统医疗手段往往效果不显著。
博厚恰恰就提供了这样的差异化服务,并且不同于医院的诊疗方式。基于整合医学的思维,博厚试图从本质上消除病因,不用或者少用药。取而代之的是饮食指导、纯天然生物同质素替代调理、营养素补充等手段。
不过熊晓明也发现,现代人群中更多亚健康人士压根没有显著症状。他们要么时常感到疲惫,要么长期失眠。针对这类人群,博厚推出奥姆莱特“衡养”“家”系列服务,在“家”里疗养,让人们更加健康、更加长寿、更加有活力,达到“体质再造,恍如新生”的境界。
除了生物同质素替代调理、正念减压等方法之外,博厚还针对这类人群引进了在北美广泛采用的营养剂补充方案。同样是让使用者皮肤紧致光滑、气色红润,但是该方案不同于肉毒素、玻尿酸,它真正从根本上让亚健康人群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引进来,走出去
空气污染与食品安全等问题,让中国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健康危机,而巨大的人口基数也让大健康产业充满了想象。
但是对于熊晓明而言,他更愿意把工作前置,将危机扼杀在萌芽中。这也契合了国家鼓励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初衷。
所以,熊晓明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整合医学在中国的铺路人。他斥巨资进行全产业链布局的目的也在于此。接下来,他打算将博厚生态链上的资源悉数共享,以号召更多创业者一起做大整合医学这块蛋糕。
国内首个整合医学诊疗SaaS系统即将在博厚诞生,届时无论是大中小医院,还是健康管理机构,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共享博厚的医生、设备、产品和服务。
经过几年探索与思考,熊晓明给博厚明确了这样一个发展理念—全球·养生·共享。
养生与共享是内容和形式,至于全球就是博厚的格局。
尽管整合医学是一个舶来品,但是在熊晓明看来,中国传统医学数千年来基于整体思维孕育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完全可以经过改造,成为全人类的财富。
他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就是,哈佛大学在对中国太极拳进行临床研究后发现,其对帕金森综合征具有显著效果。但这类临床研究和数据在国内目前太少,所谓中医、中国武术的效用更多停留在经验甚至玄学层面。
为此,熊晓明接下来打算将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通过数据采集、临床研究等方式重新研究整理,然后再进行全球传播。引进来,然后走出去。熊晓明希望用创新模式来驱动中国乃至全球医疗服务的升级。
前方当然不会是坦途,但是熊晓明说了,“剩下这辈子就做这一件事!”(完)
(编辑:俞娜)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