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新看点 >
江城有个“昆虫痴” 抓100万只虫子研究病毒
时间:2016-12-05   来源:未知   作者:demo1  点击: 次

武汉新市民网讯:据统计,在取得巨大成绩的中国无脊椎动物病毒研究中,武汉方面提供的动物样本量超过了100万只,约占研究总样本量的57%。“搞专业的人,一定要做点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昨日,此项研究参与者、市疾控中心“80后”专家田俊华,在接受长江日报专访时说。记者面前的他肤色黝黑,语气兴奋,身上透着股对专业的痴迷劲儿。


  研究之初没有具体目标,“有可能忙了好多年也找不到几个新病毒”

  田俊华的专业现在已很少有人学了——生物学里的昆虫分类学,也就是要会辨识各种昆虫。听着不复杂,但如今有这个本领的青年专家,在全国已十分少见。他解释,是因为太辛苦,难出成绩,难拿经费。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市疾控中心,主要做病媒生物监测和除“四害”。

  之所以能进入中国疾控中心张永振研究团队,正是得益于他这个小众专业。这项大型研究,张永振给他提的要求是找到9个目的无脊椎动物。

  田俊华说,从2007年开始,中国疾控中心与武汉疾控中心开始病毒研究合作,先后从野鼠、蜱虫、节肢动物身上,发现了“荆门病毒”和“楚病毒”两个全新病毒科,轰动国际学界。作为武汉方面的研究牵头人,田俊华和同事在山里抓了5年老鼠,又花两年时间采集了近2万只蜱虫,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样本。

  “这次发现上千种新病毒,要得益于与张教授长期合作积累的经验。”田俊华说,“我们野心不小,要让生物进化树变得更丰富。但没有设具体目标,因为有可能忙了好多年也找不到几个新病毒。像美国和德国有两个顶尖实验室,最牛时,也就各自能发现100多种。”

  捉虫危机四伏,能把牛蜇死的罕见胡蜂曾围攻他

  田俊华对这份“兼职”热情十足。8小时班上完,天黑了,他就带上捕虫网、采样管、镊子、冰包等装备,跑到野外去抓虫。因为很多虫子是晚上出没,并且,如果要脱衣下到湖里去捉,夜里不会惹来麻烦。黄陂、新洲、恩施、河南信阳山区,以及市内的月湖、南湖、野芷湖等湖泊,他每周都会开车去一两处。虽然是随机取样,但必须确保每个种类都有代表性动物样本。忙不过来时,他甚至会叫上同专业的妻子一起去。

  虫子抓到后,就得赶回单位实验室做鉴定分类,再放进虫管,编个号,最后放进零下80℃的冰箱,将虫子冻死,只保持其RNA活性。“张教授对我的最大要求就是样本要新鲜,所以速度要够快。这也是我们领先国外同行的地方。”他说。每隔一个月,他就得把虫子送一次北京或对方来取。

  这个活儿其实“危机四伏”。比如常遇到蛇,连西北湖边上都有,身为灭“四害”专家的他也会怕,因为不确定是否有毒。

  最惊险的一次,他去九峰山找一种罕见昆虫——竹节虫。谁知又意外发现了一只我国现存最大的胡蜂——金环大胡蜂,如获至宝。见上面没有蜂巢,他放心用网兜去捕,不料突然从地下蹿出来一大群胡蜂围攻他,很快左脸被蜇成了大包子。他护着捉到的宝贝逃掉,左脸过了两周才消肿。事后查资料,说是这种蜂能把牛都蜇死,才感后怕。“不过那天抓到了竹节虫,还有大胡蜂,还是很值的。”他笑道。

  采集样本也是技术活,他练就能用肉眼分辨两种蚊子的差别

  采集虫子样本,听起来像是个单纯体力活,但其实技术含量一点不低。比如蝉都在高处,如何大量采集?田俊华自己琢磨出窍门。傍晚6点是蝉蛹从土里冒出来的时间,然后会顺着树干往上爬。一个多小时后,还不会飞的幼虫便破茧而出,此时正是捕捉的好时机。再过一个多小时,幼虫就长大会飞,不好抓了。

  为了找一种蛔虫,他在山区结识了一帮捕蛇人做哥们儿,让他们每次抓到蛇后,把蛇肠子给他。为了从黑线姬鼠体内获得一种绦虫,他得先摸清这种鼠的出没地再下夹子,第二天还要游击作战。“生态破坏了,并不好找。”

  鉴定就更难。比如三带喙蚊和致倦库蚊外形极像,仅仅是前者嘴巴上多了一点条纹。团队里温州方面的专家分类时把握不准,只得向田俊华求助。现在,他已经练到不用解剖镜,肉眼就能分辨了。

  5年来,能在深夜11点前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家人不无埋怨,他却乐在其中。在旁人看来,这种前期基础性工作苦而累,专家们都不屑于干,他却非常自豪。

  他最后超额找到了13个目,提供的动物样本量超过了100万只,包括野生蝎子、竹节虫这样的稀罕货。“我对自己这次工作非常满意。”田俊华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