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艺术,作为艺术形态的表现形式,它的表现形式体现社会属性的存在。它总是,侧重于按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真实。大千世界给予画家的是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的动力和营养。
现实主义艺术流派,对于人们的审美愉悦表现的更直接、更具体、更强烈。胡松就是一个具有鲜明写实特征创作方法和完整的艺术原则的青年画家。
胡松的油画风格的形成同样是筚路兰缕。首先,他从法国米勒的绘画,认识现实主义绘画艺术发现时期的风貌,从中世纪至20世纪俄国列宾,苏理科米为代表人物的批判现实主义潮流,加深对现实主义艺术的理解。其二,他侧重于现实主义在中国的源远流长的存在历史和光辉的成就,在屈原《离骚》的句意理解社会现实对于艺术的渊薮;《乐府》诗歌的缘事而成、杜甫诗句即事鸣篇、无复旁依之中感悟现实主义思想火花,干预时事的强大力量。其三,他更注重于“笔墨当随时代”,崇尚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他的创作实践。长时期以来,胡松批判地继承传统写实艺术精髓,努力创作以当代美学理论为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的油画作品。用激情为盛世立传,装点如诗如画的社会生活,证明自己是一个我之为我、自有我在的艺途独行者。
胡松对油画创作的把握,主要体现为理性思维。在构思上注重艺术心理的觉悟性、从造型上呈现艺术形象的典型性、从表达上追求表现的多样性。
前人论画提出“迁思妙得”,以为类之为巧,则圆以同应,心以具会。胡松绘画其心意历程,总是在美的主客观性统一中,去探索和确立创作主题和表现具象。
在创作过程中,他先是充满对花团锦簇般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对神奇美妙未来社会的憧憬,按照这样的直觉和对生活的感悟过程激发灵感,然后又依靠这种灵感确定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预想自己作品的审美效果,努力满足欣赏者的艺术享受。
胡松生活在一个缘煤而建的年轻的城市,这里由商汤后人相王建成,宋国因避水患迁都于此,历史悠久,人文荟萃。20世纪以来,作为意在安徽率先崛起的城市,正在开展一场创建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的活动。胡松怀着对家乡的赤子之情和热切期盼,主动融入中心工作,创作了《魅力淮北》、《古相新韵》系列油画作品,展示这个城市的活力和正能量。《林焕古镇》就是其中一幅。临焕曾是桓谭、嵇康、刘玲、戴奎生活的地方,虽然古人的足迹已无从辨认,胡松的油画做到具古开今,他以清新的笔调,仅仅通过棒棒茶、集市贸易、乡土文艺等生动勾勒出新时期农村的新风貌,他把幸福画在普通百姓的脸上,把繁荣画进偏僻的田野,用一个个画面表现时代的变迁,实在匠心独具。
绘画,一般呈现的是平面的、感性的、直观的描摹。胡松在创作中,十分强调自己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和个性色彩,使绘画呈现立体的、理性的、内涵的传达,从而确立其作品在一定时间乃至一定时期的存在价值,实现自己艺术作品的社会认同。因为真实,所以实在。是真和实决定了作品的生命存在。胡松的这种理念,验证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的客观性的名言,美存在于客观现实中,艺术是客观现实美的反映。
2013年,党中央号召在全国基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件事在胡松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他根据省、市委领导深入塔山石榴村调研的真实故事,精心创作了题为《心语》的油画,以叙事诗般的形式,反映了党风建设的成果,以典型人物、典型场景、典型事件为载体表述“以农为基、以民为本”的重大话题。在这里,让我们明显看到,胡松是用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倾诉自己对艺术在大时代背景下应遵循的创作理念。这不是刻板的、呆板的功能观点的宣传,而是用生动活泼的形式随机解释艺术和社会人生的关系,使欣赏者通过作品正确理解艺术品和艺术家,达到形式上、艺术心理上的沟通和共识。
安徽淮北胡松油画作品(图)
胡松油画,在技法上注重中西融通、洋为中用,做到韵味十足、自尔成局。如他以环保题材的《濉溪老街》系列油画中,为实现风格改变和技法创新,下了一番功夫。为了突出历史沧桑感,店铺的门板表现,使用了干燥层次上的笔刀交错,使建筑的古老味道更浓、构建独特。有一幅作品,表现的是花鸟走兽与人类同在一个画面,明显采用了速写的手法,传递给观赏者的是两种不同的视觉信号,以超现实主义构成理想主义画面,表达了和谐、安宁、殷实,令人耳目一新。另一幅作品,画的是门神和仕女的粘贴,大红大绿,直截了当,则吸收了年画、泥塑、剪纸的艺术元素,为画面开拓出了一新的视野。对古老石板街的描述是大面积的乱石铺街、干湿兼用、涂垫结合、刀笔兼备,尤其是色彩过渡,运用一笔多彩的调色法,是国画“墨分五彩”的翻新。读胡松的画,使我们感到:虽然作品是无言的,却可以从中多少代替单纯说教的思想寄托;虽然作品是静态的,却可多少从中窥视波澜壮阔生活的浪花;虽然作品的色彩是受限的,却可引导人们步入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
当然,作为年轻的画家,胡松的艺术造诣还在积累,今后的道路还很曲折而漫长。只要他忠于艺术,路子正、善思维、肯卖力,成熟、成功、成就是毋容置疑的,这也是我们期待的。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