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约谈,钱能正常要回来吗?”网友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部分农民工讨薪痛点——一年辛苦做到头,拿到应得工资本是天经地义,但仍有用工方赖着不给农民工辛苦钱;仍有部分地区、单位,行动慢半拍,“治欠”无力度。有吃过欠薪苦头的农民工坦言,只能被迫采取“最多坑一天”的日结薪办法来保护自己。
近年来,随着《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颁布施行,农民工欠薪问题治理稳中向好,但“年年治理年年欠”的怪象仍无法完全遏制,尤其是工程建设领域,依然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高发区。一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部分工程建设资金出现兑现难问题,为保交楼、保复工,形成垫资施工或欠款施工的恶性循环,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难以解决的僵局;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落实仍有不到位、打折扣、降标准的现象,往往存在较多的欠薪纠纷,导致岁末年初上访讨薪问题时有发生。
最近,20家企业被人社部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这无疑是治理欠薪的有力之举。不过,治理欠薪仅靠定期公布惩戒名单还远远不够,更需加大对恶意欠薪的处罚力度,让工资拖欠“黑名单”应列尽列,进一步加强失信联合惩戒工作。
年关将至,不少农民工等着拿钱回家过年,希望有关部门能充分认识根治欠薪工作的重要性,以刻不容缓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整治欠薪: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落实对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治理的问责制度;监管部门压实监管责任,督促建设单位严格履行合同约定,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公检法加强协作配合,持续对恶意欠薪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实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效果……各方行动起来,才能让农民工群体流汗不流泪,吃上“定薪丸”。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