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产经新闻 > 经济观察 >
第四届全省民间工艺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国赛漆艺制作赛项湖北省选拔赛在荆州开幕
时间:2025-04-24   来源:武汉新市民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千年漆韵承古意,百工竞技展新姿。4月23日,“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第四届全省民间工艺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四届民赛)在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盛大开幕,同步举办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漆艺制作赛项湖北省选拔赛。这场汇集荆楚匠心的技艺盛会,对于推动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湖北建成战略支点和实施技能强省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赛选才,湖北民间工艺星火燎原

湖北省人力和社会保障厅消息称,本次大赛坚持“以赛选才、以赛育才”理念,设置漆艺、草竹编、刺绣、木雕、根雕、泥塑、陶艺七大竞赛项目。来自全省17个市州的266名能工巧匠报名参赛,既有年过半百的非遗传承人,也有“00后”新生代匠人,年轻选手占比达40%,展现出湖北民间工艺薪火相传的蓬勃生机 。他们将携千年楚文化基因,在24小时赛程中完成从创意构思到成品制作的完整创作,进行民间工艺技能的巅峰对决。                                                                                             

大赛组委会根据相关职业(工种)国家职业标准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参照全国技能大赛标准,聘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漆艺分会等权威机构专家指导,制定技术规则和技术工作文件,重构“作品展示+现场制作+创作阐述”三维评价体系。通过组织裁判专家组现场执裁评分,每个赛项分别评定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选手优胜奖和优秀组织单位若干个,届时将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对各赛项脱颖而出的前八名选手实施“技能等级直通车”政策,最高可破格晋升高级技师,金奖得主将按程序申报“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第四届民赛不仅是技艺比拼的擂台,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与产业创新的引擎。通过赛事,湖北正加速构建“非遗保护—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的生态闭环,为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以赛为媒大漆工艺走向全国舞台

本次大赛,漆艺制作赛项将成为最大特色和亮点。本届大赛聚焦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的融合创新,首次以漆艺制作赛项为重要赛项,纳入湖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体系,并作为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漆艺制作项目湖北省选拔赛。漆艺作为湖北传统工艺和非遗的代表性技艺,在荆州已形成“研究传承—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的全链条发展模式。大赛通过设置“胎体制作”“大漆髹饰”等模块,全面考察选手的技艺功底与创新思维,优胜者将代表湖北参与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进一步推动楚式漆艺走向全国舞台。

以赛赋能荆楚人才培育品牌催生系列成果

据悉,自2017年全省首次举办“民赛”以来,两年一届,已连续举办三届,在全国首创融“赛、展、会、行”于一体的大赛及人才培育品牌,积累和转化了丰厚的成果。

——为传统工艺产业提供了高技能人才支撑。湖北先后选拔出漆器行业“全国技术能手”6名、“全国轻工技术能手”24名、“省级技术能手”81人。形成以“湖北工匠”为引领、“荆楚工匠”为中坚、“民间工艺大师”为支撑的技能人才雁阵格局。这些高层次技能人才梯队的建立,为荆楚非遗技艺传承创新和传统工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

——开创了传统工艺人才职业化发展路径。向国家申请设立新职业—“漆艺师”,牵头编制《漆艺师国家职业标准》,参与建设国家职业数字画像展馆——《漆艺师》,推动漆艺制作项目进国赛、世赛,以漆艺项目为典范推动传统工艺人才职业化发展;深度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漆精加工关键技术与集成设备研发”课题;建成中国漆工艺馆及全国唯一大漆文献馆。推动成果转化,成功孵化“荆作·楚生活”漆器文创品牌。

——孵化了一批国际国内荆楚文化交流平台。通过民赛活动,衍生出全国漆艺邀请赛与首届漆器国赛惊艳亮相;“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形成常态;“2019漆艺中国行”大篷车与2022湖北省民间工艺大篷车先后助力全国非遗探访与湖北产业调研;中国漆艺传承发展联盟、全国传统工艺工作站、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漆艺分会落户荆州;全国工艺美术(漆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应运而生;印尼青美邦荆楚非遗鲁班工坊扬帆出海,助力“一带一路”……荆楚人才、教育和文化交流互鉴活动火爆出圈。

大赛期间将同步举办“漆艺精品展”,集中展示漆艺工匠大师和非遗传承人的精品力作。第六届中国青年技能营将走进大赛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技能青年以技艺为纽带开启深度交流之旅,为大赛赋能助力添彩。未来,湖北将继续以工匠精神为引领,擦亮“荆楚非遗”品牌,让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

本次大赛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荆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湖北省民间工艺技师学院/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承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漆艺分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湖北省工艺美术协会协办。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