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不仅要实现经济总量的增长,更要实现以共同富裕为目的的地区间协调发展和生存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渐突出,东部富裕发达,中部加快崛起,西部相对落后,华北特别是西北自然地理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是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解决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问题,必将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北方长期资源性缺水的突出矛盾;有助于改善北方生态环境质量,调优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有助于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均銜协调发展,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长期以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东富西贫 南强北弱”不均衡发展的格局。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格局起到优化协调的作用,是我国跨流域跨区域配置水资源的重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也是一项对我国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工程。以2022年3-5月为例,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黄河以北供水1.89亿立方米,助力京杭大运河实现了近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
南水北调工程全面通水以来,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充分利用工程输水能力向北方多调水、增供水,社会效益显著。中线一期工程2021-2022年度调水92.12亿立方米,连续3年超过工程规划的年均供水规模,已成为北方受水区主力水源。8年来,南水北调工程累计向京津冀地区供水335亿立方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水资源支撑,有利于将全国经济重心由南向北转移,缩小南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促进南北地区间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
南水北调河流沿线生态环境不断恢复和优化,不仅保障了沿线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特别是为华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工业生产与城镇建设用水保障,促进了相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现了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据有关部门分析,按照万元GDP用水65.1立方米计算,东、中线调水工程累计调水586亿立方米,相当于有力支撑了北方地区9万多亿元GDP的持续增长。
南水北调工程倒逼华北地区产业绿色转型,走上了产业生态化发展之路,产生了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特别是未来将要新建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必将彻底改变陕西、甘肃、内蒙等西部省份的生态环境,提升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引导东部沿海产业向西北方向转移,引导国内国际资本向西北地区投资,促进北方地区劳动力、资本、科技等要素的集聚,显著推进北方特别是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南水北调工程是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整个国土整治的关键性工程,对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决定性作用,必将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东富西贫 南强北弱”的不利态势,重绘中国经济版图,有利于实现全国各区域间均衡协调发展与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作者:秦国鑫 系原《中国财经》编辑、首席记者;《三峡周刊》副总编辑
严正声明:
1、本网所有转载文章和图片均旨在为网民朋友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权益人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2、在本网所发稿件凡涉及经济类的信息,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各位网友一定仔细辨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3、本网原创稿件欢迎转载,同时请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及作者。
4、擅自使用武汉新市民网名义转载不规范来源的信息、版权不明的资讯,或盗用武汉新市民网名义发布信息,本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本网站如因系统维护或升级而需暂停服务时,将事先公告。若因线路及非本网站控制范围外的硬件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而导致暂停服务,对于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本网站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