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有学者把“谷”类比为“五谷”之谷,与“欲”相较,等同于“榖”。也有学者认为,谷者,是两山之间所空隙,作虚无或者虚空讲。本人一贯倾向于另一种说法:“谷”为生殖,类似女性生殖器官,代表生殖,是“道”的表现。天地万物都是“道”所化生,是“万物母”,是天地之原始,也是源源不断化生万物之母。但是“谷”是虚空的,真实存在,却又看不见摸不着,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被赋予了神性,故称“谷神”。简言之,谷神即为“道”,生生不灭的道,就是“玄牝之门”。只有“道”,才有资格被称为“天地根”,才能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是万物的主宰。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寻找,才能体悟到“道”的存在和妙用。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谓“道”,大约有道体和道用两个大的方向。只有不断修习领会,才能通达道体,融通道用,追溯道的本源属性,能更清晰明白地认识这个纷杂的世界。
道家讲究“柔弱为王、虚静为君”。传说老子小的时候,跟着师父学道,但始终不明白“道”的核心究竟是什么。有一天他问师父,什么是道呢?他师父笑而不答,反问道:你说说,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强,什么东西最柔弱呢?老子想了想,对师父说:世界上牙齿最坚强,再坚硬的骨头,都能咬碎;而最柔弱的是舌头,没有一根骨头,却能伸缩自如。师父说:为师今年七十多岁了,你看看我的牙齿还在不在?舌头还在不在?。老子看了看师父张开的嘴,回答道:舌头还在,牙齿一颗也没有了。师父说:这是什么道理?老子想了想,说:柔弱总是战胜坚强的,坚强的东西最先消亡,而柔弱的东西总是活到最后。
万事万物总是虚实相间、动静结合。虚静是道家所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这种状态,是若有若无、变化和动态的,是一种极致的状态,所以叫虚静为君。这一思想,在汉代时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活泼,形象有趣。在《子虚赋》里,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都是虚幻的人物,对答齐王的那些故事和描述,也都是美丽星空,梦幻世界。这样完美的世界,只有在虚静中去寻找。
“谷神不死”,是谓天地之道永不息止,永存于天地之间,万物充满活力,源源不断,是对道的敬畏与膜拜。在大“道”的孕育下,始终遵循道的规则,便能在道的光芒里,享有自由虚静的乐趣。由此观之,农神与谷神不死,完全不是一回事,放在一起去比较勾连,只会误导读者,无益,更有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