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讯:10年内,长江江豚种群极可能下降到野外灭绝的临界数量。昨日,《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年)》研讨会在安徽安庆举行,我国10个长江江豚保护区和5家相关科研院校及国际江豚保护组织共商江豚保护大计。
长江江豚是江豚的唯一淡水亚种,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珍稀淡水鲸类物种之一。
目前,长江宜昌以上江段及汉江等长江支流已经没有长江江豚分布,长江中游的部分江段已经成为没有长江江豚分布的“空白区”,多个小群体长江江豚被迫长期隔离,生活在部分支汊水域。
针对这样的严峻现实,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组织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编制了《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年)》。计划提出,将完成4-6处长江江豚自然栖息地的恢复和重建;在干流新建1-2个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新建2-3个长江江豚自然迁地繁育种群,并在各保护区之间完成6-10头个体互换等。
同时,还将建立全国长江江豚自然迁地种群信息库和全国长江江豚自然种群信息库,并对公众开放。这意味着,仅剩的1040余头长江江豚将逐一登记“户口”,并拥有包含性别、体长、基因,以及杂合度、近交系数等重要信息的身份识别系统,最大程度保存长江江豚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优化自然迁地保护种群的遗传结构,以尽可能降低近亲繁殖风险。目前,除3个长江江豚自然迁地保护区的80头江豚外,鄱阳湖有100多头江豚已经领到“身份证”。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称,应尽早在长江干流及湖区建立2个长江江豚野化放归基地,定期从迁地保护区及人工繁育场运送2-5头长江江豚野化暂养,逐渐恢复长江江豚野外生活习性及技能,开展长江江豚野化训练和自然放归,补充干流及两湖水域长江江豚自然种群,实现长江江豚保护的良性循环。目前科学家团队在湖北荆州老湾故道已经做好了初步选址工作。
农业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资源环境保护处处长赵依民透露,修订后的《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年)》将在12月公布实施。明年开始,农业部拟在长江流域的江苏廖家沟、邵伯湖等地建立新的迁地保护区,力争每年新建2-3个长江江豚保护区。(完)编辑:韩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