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讯(蔡梨生)2016年9月19日,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球华人“家风节”在武汉洪山礼堂隆重而又节俭的召开。近两百位关注根亲文化的人士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一致倡议,将每年农历9月9日设立为全球华人“家风节”。

参会人士合影
大会上,正式成立了以邓世鸿任主任的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首届领导团队。
据了解,邓世鸿长期关心、研究根亲文化。他还担任炎黄邓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中华邓氏通鉴》副主编、邓氏文化杂志顾问、湖北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等职。
表示,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追根溯源、寻根问祖的传统,体现了华夏儿女的民族自尊、历史自重和文化自信。这种传统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其中一项就是对姓氏文化的重视。在中国,姓氏不仅是社会成员称呼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标明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一种文字符号;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紧密相连。
回顾中国姓氏文化史,可谓浩瀚无垠、颇为壮观。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年深月久的历史和极其丰富的故事。中国姓氏文化,不仅直接地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而且也形象地记载了中华民族交流融合、生成生长的历程。

邓世鸿主任讲话
他还表示,成立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打造一个平台,让全球更多对中华姓氏文化研究有爱好的的专家、学者,携手探讨、挖掘中华姓氏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因此,他们欢迎更多更多热衷姓氏文化的人士加入,也欢迎更多的相应民间社团合作。
邓世鸿先生也是“家风节”倡议者之一。吃苦耐劳的邓世鸿从汉川市德丰村一个农村子弟成长为武汉市十大杰出创业人物。如今已是亿万富翁的邓世鸿富而不忘本,2005年,邓世鸿毅然回到了家乡德丰村,当选村支书,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他说,“从小母亲的家教很严,这样的家风让我受益匪浅。”, 他认为,家风的好坏,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兴旺与衰败。因此,我们每个家庭都必须将家风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中国乡土艺术协会姓氏文化委员会首届领导团队
湖北省外事侨办晏蒲柳认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家风文化,一脉相承。家风家教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家风不正,民风不纯,党风政风不洁。新的时代,新的传承,党和国家已将家风家教的传承提升至时代精神中的重要高度。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长讲话中都强调,家风的好坏,不仅决定了家族的成败,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尤其是社会精英层、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风对社会风气有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引导和示范作用。
应邀与会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家风文化是传统文化,好的家风是软实力,他自己从来不打麻将,一家人也不打麻将,他在大学当教授时,常请他带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到家里来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培养好的家风使他的孩子受到很好的熏陶。如今,他孩子也进入了一所知名学府深造。

会议现场
湖北省投资企业联合会大别山文化产业委员会会长张春江、湖北省环保厅原副厅长王定济、湖北省创新经济研究会会长袁伯伟等近十位与会专家、学者先后上台,讲诉了家风对自身以及后人、甚至家族的影响。
最后,与会专家一致倡议,将每年农历9月9日设立为全球华人“家风节”。
会议由武汉旭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湖北炎黄统谱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华张氏总会、中华谢氏总会、炎黄方式宗亲总会、炎黄邓式宗亲总会邓联合举办。会议得到了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外事侨办、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乡土艺术协会、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等部门和单位的支持。
(编辑: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