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第三十二届"世界水日"当天,武汉经开区多部门联动开展"守护江河生态 共建美丽中国"主题实践活动。该活动由沌阳街道河湖长制办公室牵头,联合经开区水务局、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校等8家单位共同举办,通过沉浸式生态研学与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政校社联动的环保实践平台。
活动紧扣"长江大保护"战略,在打鼓渡河生态治理示范段设置四大实践模块。200余名志愿者在水生态专家指导下,系统学习河湖长制政策内涵,开展水质监测、生物多样性调查等专业实践。经开区水务局负责人表示:"我们特别设计'理论研学+实践操作'双轨模式,让生态保护理念真正转化为青年行动力。"
下午两点,参与者在打鼓渡河民间河湖长驿站完成集结签到,现场发放的环保手册和定制徽章迅速点燃了活动氛围。
下午两点半,湖北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团队在水生态研究基地开展沉浸式科普导览。志愿者们通过显微镜观察水体微生物,手持观察手册记录生态笔记,系统认知"水下森林"的生态调节功能。
下午三点半,开展的立体化巡河包含两大特色环节。其一:河湖健康体检:运用便携式水质检测仪现场测定PH值、溶解氧等6项指标,小小河湖长结合检测数据讲解流域治理成效。其二:城管局专业指导员创设"垃圾寻宝"趣味游戏,志愿者们清理湖边垃圾30余袋完成精准分类,现场转化率达92%。
在表彰仪式上,50名表现突出者获得镌刻着"江河卫士"字样的志愿服务证书。全体参与者手持"长江大保护"主题横幅合影,将治理承诺定格在春日暖阳中。
本次活动创新建立"高校专家+民间河长+社区网格"的协作机制,后续将通过开发"数字河长"小程序、设立护水实践学分等方式深化成果。据江大园社区书记介绍,年内计划培育100名青少年环保讲师,将巡河经验转化为社区治理的生动教材。( 邹欢 郑丽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