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中国光谷卓越的乡村振兴先行者
武汉新市民网2025-02-18作者:杨忠华点击:
         不惑之年,创新守业,正当其时。

       中国光谷建立30多年来,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经济腾飞,城市不断更新,荒野乡村变身繁华都城市。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九峰街道土生土长的武汉伢王蒙,对身边的发展变化,感触最深。
 


       今年41岁的王蒙,在这段经济高速发展的岁月中,走过15年的创业路,如今拥有武汉飒爽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武汉保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市保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3家公司。他对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发展,有着比常人更深刻的感悟和认知。了解他创业经历的人给出的评价是:不容易,了不起。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民营企业兴业守业的真实写照。

        王蒙说自己的人生格言是: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以微致宏,慧聚人心。采访中,王蒙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从陌生的“小”做起。多年来,在诚信、创新、责任、服务的理念指引下,王蒙的3家公司已稳住根基,目前正谋求“走出去”。

靠远见起家 整合资源服务大开发


        从2007到2017这是武汉大建设的10年,也是光谷呈几何裂变的10年。

 

       

      2007年4月,科技部提出要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核心基地、区域和城市科技创新的辐射中心、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2007年6月,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当年年底,中国光谷企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并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软件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光谷迎来大开发时期。彼时,王蒙大学毕业不久,入职一家私企市政工程公司。

       大量土石方往外运,挖掘、运输、消纳,这些“后勤服务”,随着各种工程不断上马,需求量越来越大。村里人都在想法搭上大开发的列车,开始各自为政开始购买挖掘机、推土机、渣土运输车,散兵游勇式的临时承接一些挖掘、运输、消纳的任务。

        2008年7月,武汉东湖高新区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8月,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筹备工作组成立。9月,武汉•中国光谷金融港奠基,标志着武汉打造立足中部、面向全国、服务全球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正式启动。11月,武汉国家生物产业(九峰创新)基地开工典礼,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授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面积扩大至221平方公里。

       村里的机械设备资源不少,人员也不少,能不能创办一家企业,带领乡亲“办点大事”,做点大的工程项目,携手走上致富路?王蒙此时萌生了创办村级企业的想法。这样既好对接工地,又可避免因争抢上工机会带来的恶性竞争。兴业,这是他最初的乡村振兴想法。

        念头产生就一发不可收拾,王蒙多次与家人商谈,表明自己的想法。王蒙返村后,与村里的年轻人、朋友,也谈起了自己的打算,没想到大家一拍即合并一致推举王蒙当“带头大哥”。有了家人做坚强后盾,又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兄弟拓展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应势而生。2009年,光谷生物城开工建设,王蒙正式搭上光谷开发的快车,带领村民承接到部分土石方外运的“小工程”,公司由此走上正轨。

        队伍正规化,公司规模化,从开始的承接小工程,逐渐变成尝试尝试接大工程,到最后工程找上门来,泵站工地、广电工程工地、中粮祥云工地、大学城工地……都有“兄弟”忙碌的身影。

        经过几年发展积累,2013年,兄弟拓展土石方工程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武汉飒爽建筑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武汉飒爽市政工程有限公司”,除原有业务外,开始承接市政建设工程。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王蒙的认知也不断晋级,“如果想成功,凭努力就够了。但如果想做大,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正因为如此,王蒙逐步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跨越。

       光谷的开发,到目前为止,仍是个巨大的市场。可王蒙心里想的却是“工程项目之间往往都有间隔期的,有时工程间隔时间较长”。“空窗期”内,设备资源将闲置,人力资源面临无事可做,“闲”就是浪费,怎么才能不浪费?忧患意识“逼”出了王蒙的另一个“远见”,这个“远见”指引他闯进了另一个市场。

凭实干兴业 进军城市保洁大市场


       手上有了资源,还得靠市场转化才能产生效益。为“空窗期”资源利用“破题”提上日程。

       王蒙带领年轻人闯出一片天地后,一些年纪大点椟民也找到家人或他本人,表达想一起做事改善生活的愿望。他们年纪偏大,家庭为重,做事技术难度不能太大,希望离家近……捋好这些条件后,王蒙开始了市场调研。

        通过调研王蒙了解到,彼时武汉的城市保洁市场已需求旺盛,早在2013年时,官方即披露环卫市场化“蛋糕”达10亿元。2001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用市场之手擦亮城市”,率先在武汉打响环卫市场化第一枪,其他区如汉阳、江夏、江岸等,2011年才开始相继跟进纷纷组建环卫集团公司。有了市场前沿 第一手数据信息,经过研判,王蒙发现,武汉的环卫市场化一直“还在路上”,市场大有可为,不仅可以吸收许多年龄稍大的乡亲前来,还能容纳一部分工程间隔期的闲余员工。公司也找到了新的持续增长点,可谓一举三得。

       2016年,武汉保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式起航,第一个经营范围就是城市保洁。未来城市保洁的市场会越来越大,但如何在相对成熟的市场中打下一席之地?王蒙的答案还是从“小”做起。

      物业公司自成立起,经过3年的沉淀摸索,业务上终于“通关”。2019年,公司走向竞争前台参与九峰街道城市保洁招标,并成功拿下40多万的“最小标”,负责几条三级道路四级道路的清扫保洁。“前几年,不要想到赚钱,主要是积累经验,塑造品牌,赢得口碑”。到2023年,经过几年的大浪淘沙,街道曾有的6家清扫企业最终只剩下2家,其一就是“保丰物业”。

       事实证明王蒙是对的。武汉环卫市场化改革通过十多年来不断深入推进,市场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武汉市2022年发布《武汉市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水平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方案”中要求按照“一区一策”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市场化改革,实现环卫市场化率达到90%以上目标,环卫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今,“保丰物业”有员工100余人,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区级先进单位,负责街道辖区34条道路的清扫保洁,其中二级道路有10条。

        今年的光谷马拉松赛事期间,“保丰物业”为光谷生物城2.7公里的赛道提供了高质量的环境保障,受到区、街肯定。在11月的一次国家级重大保障中,王蒙更是亲自调度,要求加大清扫力度、增加巡回保洁频次,除了对道路进行高标准清扫,除常规的道路高压冲洗外路见本色外,还狠抓细节,要求垃圾尽量不落地、落地不久留,通过具体的技术质量监督,进一步提升员工“临时保障”精细化作业水平,强化高质量发展意识,从而确保达到“临时保障”的“天花板级别标准”。

       记者在“保丰物业”停保场 看到,洒水车、汲扫车、小型高压冲洗车等设备一应俱全,目前“保丰物业”不论是资金、设备,还是技术、队伍,均已具备承接一级道路保洁项目的能力。

        对王蒙来说,如果说市政公司的业务是“主菜”,那城市保洁业务就是“主食”。王蒙在烹饪“主菜”“主食”的同时,有客户要求“加菜”安保服务。多元化发展的灯火也就此在王蒙脑中点燃,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家乡企业”的第三架“马车”因此诞生——2023年,武汉市保丰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瞄准日常安保服务市场,以及大型赛事、大型演唱会、马拉松等临时保障市场。“刚起步,正在进行队伍组建和培训,我们会用最严格的标准选拔和培训安保人员,确保每一位客户都能享受到专业且贴心的安全保障”。王蒙对此信心满满。 

 

以党建引领 大事小情显责任担当

 

       王蒙是一名中共党员,他非常重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分别在三家公司建立了党支部,通过组织生活,开展学习,提高员工思想素质,鼓励员工积极进取向党组织靠拢,将思想、能力表现优异的员工发展为党员,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一批人、改造一批人,打造红色物业、红色安保。“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而良好的企业文化则是凝聚人心的关键。”王蒙通过党建思想来指导公司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全员素质和服务质量。

 


       先做人再做事然后才是赚钱,修身先正心。从“为村里做点事”到“企业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担当”,王蒙初心不改。“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十多年来,王蒙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不断回报社会。

      2020年疫情来袭,消毒水、护目镜、口罩、防护服、温度计、帐篷……王蒙率公司,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多方打听、托人采购到当时急需的抗疫防疫物资,先后三次捐款捐物,价值达30万元。当时情况下,全市“封城”,转运物资、消杀等都需人手,王蒙发出号召,织织起以公司员工为主体的志愿都队伍,无偿走社区协助街道负责消杀任务,到指定的方舱医院和集中隔离点清运垃圾,直到武汉按下“重启键”。2021年武汉飒爽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抗疫先锋”,“保丰物业”被评为区级抗疫先进单位,王蒙被授予抗疫先进个人。

       2023年,九峰街道开展“无癣街道”创建,“保丰物业”派出人力、设备组成专班积极配合,受到武汉市城管执法委表彰,授予“共建美好家园 感谢有你”奖章。

       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武汉遭遇十年来罕见的冻雨大雪灾害天气,武汉飒爽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投入设备,积极参与“破冰除雪”行动,表现突出,受到市级表彰。

       很早进入“兄弟拓展”公司的老员工,本已退休,可是闲不下来,前两年找到公司要求上班。王蒙将他安排在公司做保安。后来,老员工生病找公司借钱两万元。今年,该老员工因病不能再上班回家休养,公司决定每月仍支他付一笔1500元的“养老金”,算是对“忠诚度最高的员工”的奖励。2024年12月中旬,老员工病逝临终前特意向子女交代要转达对公司的感谢。王蒙闻讯后,带队驱车75公里前去吊唁,送了老员工最后一程,并免除了他的债务。

 


     “保丰物业”的办公区,各种荣誉证书、奖章、奖牌挂满了一面墙,有“公益先锋”、“最美志愿者”,还有“捐赠证书”、“捐赠物资接收证明”等,令人目不暇接。“这些都是能力范围内可以做的,应当做的,不值一提。”对做公益献爱心,王蒙一直谦虚低调,未来将继续加大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我们将探索更多形式的社会责任履行方式,比如向生活困难人群捐资赠物,增设残疾人工作岗位或是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

      谈到未来,王蒙说:“我希望在未来几年内,能够把这三家企业打造成武汉地区各自领域的标杆型企业,不仅在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还要积极参与更广阔市场的竞争,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王蒙的“中国光谷家乡企业”三驾马车定会越走越顺、越走越远,带领更多的人共同致富、共同发展。
展开全文

猜你感兴趣

热点新闻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