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市民网讯: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而且对我国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都造成了重创,乡村旅游更是首当其冲,损失惨重。但我们坚信,疫情必将过去,未来依然可期。疫情过后,武汉乡村旅游到底会有什么样的预期,对政府和企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市农业电子商务协会会长刘殊向湖北新市民网讯表示,日前,他通过各种方式,对疫情对武汉乡村旅游的影响、疫后武汉乡村旅游的发展形势及政府与企业的应对策略进行了一番调研。
一、新冠疫情对武汉乡村旅游的影响损失巨大
1、经营停顿,经济损失巨大
他表示,近年,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利好之下,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大众旅游的重要业态,发展迅速。
根据年报,武汉市2018年乡村旅游收入超过150亿,2019年达到近200亿。
而疫情直接导致乡村旅游经营暂停,所有经营场所关门,乡村旅游的“春节黄金周”和“春游季”,春节“庙会/灯会”、春季赏花春游,所有这些都付诸东流。
此次疫情防控期覆盖春节假期且延续时间长,影响产业经营时间超过2个月,具体损失多少,不好以时间为比例核算,但疫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可以肯定的。
他认为,乡村旅游是一个淡旺季非常明显的行业,连续两个经营季的惨淡,几乎所有的一线从业者都遭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2、季节错失,经营准备不足
乡村旅游“假日经济”特征明显,春节前后是产业发展的黄金季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也是乡村旅游经营准备最重要的季节。环境整治、景区改造、设备维护、产品构建、氛围营造、营销宣传等,都因为疫情而全部归零。没有准备的迎宾是不负责任的,等到春暖花开,春游旺季到来,很可能因为经营准备不足而受到影响。
3、信心受挫,未来预期不佳
调查发现,许多乡村旅游从业者对疫后经营信心不足,普遍认为疫情将导致武汉的美誉度降低,人们对武汉的认可度下降,来武汉旅游的欲望降低,因此对未来发展感到迷茫,对疫后如何经营束手无策。
二、影响疫后武汉乡村旅游的若干因素
刘殊认为,影响疫后武汉乡村旅游因素有很多,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疫情发展
目前疫情尚未出现明显的拐点,疫情何时结束还无法预见。疫情如何发展,对武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2、开学时间
目前武汉各大高校开学时间均未确定,中小学已经开始网络教学,正常的教学安排已经被打乱,可能会压缩周末、暑假等时间来补偿,即使疫情3、4月份能够全面解除,上半年的研学旅行也将不再可能,暑假如果推迟放假,夏令营乃至整个暑期旺季也会受到影响。
3、假日政策
疫情期间居民“宅家”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未来国家如何制定假日政策,甚至是否维持每周双休,企业是否执行双休,都对未来武汉市的乡村旅游产生影响。
4、消费心理
目前看来,下半年的乡村旅游受到的影响可能会小一些,考虑到即使在上半年疫情完全度过,人们多久会忘记这次疫情的恐慌,人们是否因为恐慌,短时间不到武汉乃至湖北旅游,这或许是疫情对武汉,乃至湖北旅游业产生最大的冲击,这应该是当下更大的危机。
三、疫后武汉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刘殊接受采访时称,尽管新冠疫情对武汉乡村游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都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一些旅游行家对武汉乡村游还是充满信心的。
(一)产业大势依旧
他表示,专家普遍认为,尽管疫情对武汉乡村旅游造成的损失巨大,但武汉乡村旅游的基本面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旅游已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了人民幸福生活的刚性需求和常态化和生活方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往未变,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就不会变。我们坚信,疫情对乡村旅游的影响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不会改变乡村旅游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多年改革开放的基础以及培养起来的旅游消费观念,不会遭遇一次危机就消失,而庞大的乡村旅游产业规模,也具备了经受危机的弹性。对于未来,人民有需要,市场有供给,政策有支撑,乡村旅游不仅会战胜这次疫情,还会迎来更好的发展局面。
(二)报复增长可期
专家们普遍认为,从2003年SARS的经验来看,疫情结束之后旅游业会因为补偿消费而迎来报复性增长。
首先,“宅家”时间太长带来出游需求的激情释放。2020年鼠年,让我们成为名副其实的老鼠,窝在家里,不能探亲访友、不能聚餐宴席,甚至在阳光普照的天气下都不准出门晒个太阳。
可以想见,疫情解禁之后人们多么想去郊外放松压抑的心情,呼吸新鲜的空气。
其次,探亲会带来乡村旅游的自然增长。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省亲叙旧是中国老百姓千百年形成的传统习惯,疫情无情地阻断了人们走访的脚步。疫情过后,必然会有大量老百姓补偿性走亲访友,必然带来乡村旅游的自然增长。
第三,“猎奇”可能吸引大批外来的客人。尽管疫情可能使域外对武汉产生恐怖心理,但也不可否认“猎奇”的心理可能反而会吸引大批域外游客来武汉看个究竟。
(三)消费理念向好
疫情暂停了时间,让我们享受了一个最漫长也是最最冷清的假期。疫情改变了我们对亲情的理解、对财富的观点、对健康的认知,进而也改变了大家对乡村旅游的偏好。
1、疫情危机激发人们对回归自然、健康生活的重视和需求
疫情灾难让人们悲痛,也让更多人明白,没有什么比健康生活更重要。而疫情起源与野生动物的关联性,也使得社会主流观点更倾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些观点的树立和巩固也将贯彻到消费偏好当中。坚持运动、健康膳食、拥抱自然……都已经成为热点诉求。对于城市人而言,短途城郊乡村游是亲近自然、平衡生活的主要途径,未来或越来越趋于常态化。
2、“宅家”拉近亲子关系,疫后亲子游将迎来爆发性增长
疫情给高速度、高效率的现代生活踩下了急刹车。在这个特别的时期,父母、孩子全天候高密度地相伴在一起共渡艰难,亲子关系更为紧密。与此同时,错失了春节、春游机会的“小神兽们”,出游欲望强烈。疫情过后,亲子旅行或可迎来爆发性增长。乡村游因为距离近、消费低、侧重自然体验等特点,是亲子游中最重要的选择。
3、“宅经济”催生“体验经济”的强大需求
“宅经济”加速了线上经济的高速增长,如线上购物、线上教育和线上办公。虚拟空间已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未来会对传统购物中心、线下培训和写字楼带来了强烈冲击,但对以“体验经济”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来说,长远却是积极的,未来也注定要朝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验路径发展。市场期待着越来越多充满美好生活想象的“网红项目”呈现。
4、功能性将取代新奇性成为人们选择美食的重要因素
2003年的非典,让大众了解了蝙蝠和果子狸,2020年的新冠疫情,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某种野生动物或是病毒源头与中间宿主。历经17年,以数万余人生命与健康为代价的野生动物交易,尽管饱受大众诟病,仍然没有终止。本次疫情之后,人们将更加看重美食的功能性,如富硒等于人体有益的特点,对食物新奇性的追求将大幅度下降。
(四)市场趋向变化
1、长途高端旅游大幅下降,近郊乡村旅游逐步回暖
从国内游来看,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后的顾虑心理、暑假面临压缩等因素影响,长途游、高端度假游可能会有规模性缩水。而出境游和入境游,受到WHO认定和各国政策影响,也将遭遇重创。周边以及港澳台,可望在六月份左右有所改观,但欧美国家受WHO影响更为敏感,回暖周期更长。与此同时,近郊乡村游将成为城市居民最重要的选择,在长途高端旅游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乡村旅游将逐步回暖。
2、康养旅游将迎来重大利好
此次疫情将再次警醒人们的健康生活消费意识,食品质量安全和消费卫生健康将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人们将更加向往环境优美、消费安全的休闲农庄。乡村体验所呈现出来的生活图景,将成为更多人的理想——山里有树,河里有水,家里有人,田里有粮,园里有菜,栏里有肉……在此次疫情中守望乡村,尤其让人感受本真的回归,保持对大自然的尊重、善待、和敬畏之心。这一切在未来或可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契机与重要卖点。
3、体育旅游和中医药养生养老游将为广泛的大众所认可与接受
疫情让大众意识到免疫力的重要性,更重塑了不少人对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疫情之后,对于健康的重视或将推动体育旅游从中高端与专业群体向大众群体普及。而中医药对疫情防控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更将中医中药重新拉回大众的视线。具有中医药资源优势的地区,可以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开发中医药养生养老旅游。
4、现代技术将助力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尽管交通运输、文化旅游、酒店餐饮、影视娱乐在这场疫情中损失惨重,然而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却成为被动受益者。结合5G技术、AR、VR技术的推广应用,景区虚拟游、智慧游将得到较大发展。与此同时,利用新媒体的现代营销工具及“网红”进行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将为乡村旅游插上腾飞的翅膀。
四、政府政策建议
刘殊认为,危机之下,企业容易陷入茫然,政策引导极为重要。
1、做好产业规划,引导乡村旅游集群发展
目前武汉市乡村旅游经济单位主要集中在黄陂、东西湖、江夏和蔡甸等新城区,新洲、汉南和洪山区也有分布。其中黄陂区作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之一,拥有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生态旅游经济群,以木兰山生态旅游区等大型景区为代表,已经基本形成全域旅游的格局。江夏区于2017年提出“农业大公园”的构想,但至今尚未形成格局。其他区域的乡村旅游产品以现代都市农业体验休闲为特色,以农业园区、农庄和农家乐为主要载体,赏花游、民宿在近年也得到快速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武汉市乡村旅游优势和特色尚不明显,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尤其是集群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建议政府在摸清家底的情况下,研究制定出台“武汉市乡村旅游建设发展指导性意见”,引导乡村旅游科学布局,规范发展。
2、强化政策引领,支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乡村旅游是拉动内需消费、促进地区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手段,对稳定增长、脱贫摘帽、实现“十三五”翻番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纳入乡村产业兴旺,将乡村旅游建设纳入农村环境整治,在用地、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要制定系列政策,鼓励乡村旅游消费,在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减轻企业经营负担,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等方面对乡村旅游给予支持。鼓励新型业态发展,支持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3、支持在线服务,促进乡村旅游电子商务
疫情再次提示我们,传统的乡村旅游营销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乡村旅游在线经营、在线消费、在线支付、在线服务,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建议支持构建乡村旅游市级网络平台,集中展示全市乡村旅游资源,大力支持企业开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运营现代5G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开展旅游营销,鼓励在线服务,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4、加强市场监管,鼓励乡村旅游健康经营
疫情促使我们重视食品安全,重视疾病防控。要强化乡村旅游健康经营管理,严格加强野生动物养殖、观赏和餐食经营管理,避免病毒传染和保护好野生动物资源;加强畜禽疫病防控,实行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杜绝带病畜禽产品进入餐桌,严把餐饮食品质量安全关,强调美食的健康功能,试行“分餐制”和“单人食”,确保游客消费健康安全。建议完善相关管理办法,落实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
五、企业应对策略
刘殊觉得,化解疫情带来的困境,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但企业自身也必须主动突围。
危机对每一个企业都是平等的,相当一部分企业会在野火燃烧的过程中死去,但只有生命力更强的树木,它才可能长出新芽。
在仍不确定“解禁”时间的疫情下,乡村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唯有积极应对方可化危为机。
刘殊认为,作为企业如果能做好几个方面,应该就能挺过寒冬,迎来春暖花开的季节。
(一)冷静思考、坚定信念
疫情期间,企业正好利用休息时间反思过去发展中的问题,反思投资、开发、运营中不太成熟、过于激进或已经过时的产品结构与开发、运营方式,认真思考企业的定位和发展的方向,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进而重塑产品和服务,打造长期的优势产品和优质服务。当下,“活下来”是共同的目标,疫情尚在胶着期,作为个体需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危,作为企业,在资金链面临极大挑战的前提下,需要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和融资渠道,融资、降本两手抓,能撑过去的就已经是胜者。其次,要相信政府,坚定信心,相信市场仍在,未来可期。
(二)闭关修炼、静心思考
封冻的日子也是闭关修炼的好时机,高速发展的企业通常很难有机会停下来,对企业发展理念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思考。“宅家”的日子,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企业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经营理念、管理制度、产品设计、营销策略等,进行系统深入的思考。疫情期间也是完善制度和系统培训的大好时机,企业可以通过网络在线办公、在线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和管理能力,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企业管理。
(三)精心准备、蓄势待发
疫情日渐缓和,企业可以在疫情期间对疫后开工进行规划,为疫后快速开展业务最好充分准备。
1、队伍建设
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要维护稳定的团队,尤其是核心骨干团队,做好疫情过后的人员补充计划,为疫情后的反弹积蓄核心竞争力。
2、疫后修复
一是要加快环境整治,做好消毒和清洁卫生工作,加强硬件和软件条件建设,营造无病毒、整洁、卫生、舒适、优美的乡村旅游环境。二是要加快恢复农业生产,加强农业生态绿色健康种养,确保后续产业经营服务所需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三是做好景区功能分区、游览线路规划,完善卫生、安全和应急保障措施
3、产品构建
风雨过后,健康快乐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依托景区良好的资源禀赋,充分调研周边市场需求,构建以“康养”、“旅居”为主题的全天候、全时空旅游产品体系。少年学养,中年旅养,老年颐养。春天花养,夏天气养,秋天果养,冬天血养,团队“会养”。“养”主题贯穿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宅经济”带来的线上体验和营销浪潮中,乡村旅游的萌宠、小院,清新亦或古朴的生活方式都是可受追捧的对象,借此契机玩转“网红”经济,相当于为疫情过后的再次起飞插上了翅膀。
4、运营前置
运营前置就是要提前和游客“谈恋爱”!景区有什么,能给什么?现在给什么,明天给什么,未来还能给什么,这些是不是游客所需要的,得问问游客!运营前置,就是把市场和销售提前,把游客放心里,一切为用户着想!从前期的策划规划,施工建设,到后续的产品构建,活动策划,先问游客,找准需求点,先找“准客户”,先销售后建设,尽可能的让产品贴近市场,满足用户需求,降低投资风险。
5、宣传推广
乡村旅游宣传推广,要重视传统媒体,放大新媒体,让游客和员工深度参与,口碑传播成为主要推广方式。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创作者。鼓励员工和游客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产生内容并广泛传播,与传统媒体、新媒体共同组成立体宣传推广体系。要善于售卖期望、售卖创意、预售产品,发动游客写游玩体验、试睡体验、品鉴体验及脑洞创意,互动宣传又产生内容。(完)
(编辑:星世鸣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