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讯:“武汉市城管部门曾透露,武汉每天产生7000吨生活垃圾,其中六成为厨余垃圾,大多直接焚烧或填埋,太可惜了!”省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龚胜生说,推行垃圾分类,尤其是对工业垃圾和厨余垃圾进行减量、无害化处理势在必行。“推行垃圾分类,是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省政协委员、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说,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宝贝,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格林美去年“变废为宝”总产值达80多亿元。即便如此,生产线还有些“吃不饱”,主要原因是废品原料不够。如果有足够多的原料,年产值可达100亿元。
其实,我省已有垃圾分类的成功范例。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在没有任何项目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农民参与,专人清运,基本实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被评为湖北第一个“绿色幸福村”。武汉暄洁再生资源公司主导的“自觉分类,积分换礼”在东西湖区12个小区推广,广受居民欢迎。
简单:容易烂的和不易烂的轻松分类
“这说明,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并不难。”省政协委员、省环保厅副厅长周歆昕说,只要采取简便易行的分类方法,老百姓就会逐步建立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和分类处理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前面的分类就会前功尽弃。
列席会议的省住建厅厅长李昌海介绍,我省已在钟祥、京山等地农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引导农民把生活垃圾进行简单初级划分,分成容易烂的和不容易烂的。容易烂的留作肥料,不容易烂的集中转运,实行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对分类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我们有信心完成报告提出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80%的目标”。
周歆昕认为,除了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外,我省应尽快制定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和处理等标准和规范,以及相关法规条例,依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
路径:打造分类回收产业链
“要真正实现垃圾减量、变废为宝,必须构筑起分类投放、运输、处理系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许开华委员建议,大力引入社会资本,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多元化筹资机制,比如通过公开招标,将一些社区、村庄垃圾收运服务委托给专业公司,严格按照垃圾分类要求进行收集和处理。
对此,李昌海回应,我省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已经破题,今年还将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督促各地财政加大投入,整合相关部门资金。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到垃圾分类、回收领域,采取PPP模式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关于城市垃圾处理,李昌海表示,将加强调研,借鉴农村垃圾回收处理经验,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此外,还要加强考核督办,做到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管,并联合新闻媒体设立曝光台,对因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不到位导致的脏乱差予以曝光。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