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公益 >
湖北近半农民工未签劳动合同 欠薪、工伤纠纷难调解
时间:2016-12-26   来源:未知   作者:demo1  点击: 次

武汉新市民网讯:“暖薪行动”启动以来,接到上十起关于农民工工资支付不到位的报料。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农民工都没有与施工方签订劳动合同。

  在工地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一现象普遍存在。


  建筑工地难签劳动合同

  上周,记者来到武汉市东西湖区宏图路,武汉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三金潭配套工程项目部。

  来自新洲区的农民工老房,正开着三轮车来回拖运渣土。“腊月底,包工头跟我们吃完年饭,工钱就会发到手上。十几年如此,没签过合同。乡里乡亲的,我信得过他。”他笑着说,“大老板是地铁集团和中铁十一局,哪里会欠钱?”

  随后,记者来到黄陂区临空产业园“后湖人家还建小区三、四期”工地,总施工单位是武汉市黄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来自黄梅县的80后小桂已经做完外墙工程,正等着领到工钱就回家。他也没签合同。

  “担心,当然担心啊!前几年在广西南宁做一项目,转包单位把钱挪用了,我们工钱没发。找开发商,开发商说我们没有合同证明劳动关系,最后只好找政府,闹了大半个月才解决。”小桂记忆犹新。

  既然如此,为何还是不签合同?

  “签了合同又有什么用?包工头亏了、挪用了,就是不给工钱,还不是得找政府来解决。”小桂说,他在广东打工五六年,从来没签过合同。虽然包工头和总包公司签了集体劳动合同,但不会跟农民工签。

  小桂坦言,他们几个工友和包工头都是黄梅老乡,基于彼此的信任才长期合作。

  熟人关系遮蔽劳动关系

  2015年,我省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仅为54.1%,余下的45.9%的农民工游离在合同保护之外,今年情况变化不大。“不签合同是建筑领域的潜规则。”常年为农民工维权的“工棚律师”向永兴认为,一些小的劳务公司挂靠在大的劳务公司名下,它们连起码的法人资格都不具备,与农民工签合同无从谈起。即便一些有法人资格的雇主,为了规避用工风险,也尽量不与农民工签合同。

  农民工自身,有的也不愿签合同,认为不签合同可以来去自由,不受企业工作时间、纪律的约束。他们宁可凭着内心的感觉,相信喊他们做工的“熟人”。

  武汉大学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系向运华教授表示,一些农民工与包工头之间往往有血缘、地缘或师徒关系,“正因为他们之间存在共同的身份认同,所以,熟人关系往往遮蔽了劳动关系。”

  这种熟人关系一旦碰壁,遭殃的是位于“金字塔”底层的农民工。

  保护农民工,约束施工方

  劳动合同,最本质的作用是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尤其是发生欠薪、工伤这样的纠纷时,劳动合同是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武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一位仲裁员说,尽管工作牌、考勤表、工友证词等也能证明劳动关系,但是,这些证据能不能被取信,还需判断,取证也耗时数月。

  一份标准的劳动合同还明确了工资发放标准、社会保险等事项,能有效避免和减少劳动纠纷。

  签劳动合同对总包公司、施工队来说,是一项硬性的政策要求。9月,我省《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再次重申,“各类企业应当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21日,记者在武汉恒大御景湾工程项目工地,随机询问几位农民工,他们都说签了劳动合同。

  该项目的承建单位是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南分公司。据该公司党委书记程学胜介绍,公司将合同管理作为劳务用工的基础工作重抓严管。公司跟劳务公司签署集体合同,并督促劳务公司跟每一名农民工签合同,然后录入公司管理平台。每月,劳务公司提交上月的农民工工资发放单、花名册、考勤表等,项目部拨付本月的工资和工程款。

  “只有抓好源头管理,做到一环扣一环,才能真正遏制欠薪发生。”程学胜说。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