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信息大汇 > 健康美容 > 健康新闻 >
团战!心脑同治诊疗模式 快一步化解血管潜伏危机
时间:2024-09-25   来源:网络   作者:徐伟平 郭姗姗  点击: 次

       20多岁的女子因头痛、黑曚突发脑梗,查出病起于“心”;中年男子罹患冠心病数年,前不久却因胸痛、胸闷紧急入院,还被医生揪出头部潜伏的“不定时炸弹”——脑动脉瘤……脑患“起心病”,心病埋“脑疾”,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

       近年,国际期刊上有关“中国人全因死亡率分析”显示,30年来,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始终位列前二,心脑共患病的发生率也水涨船高。

  为迎难而上,摒弃“头疼只医头,脚痛只医脚”的传统诊疗方式,武汉亚心总医院在2023年1月跨出“心脑同治”的第一步后,今年9月,构建出心脑血管疾病“同查、同诊、同治”的诊疗模式,将筛选高危人群潜藏隐患进一步前移,诊疗更早一步干预,健康威胁更快一步消弭。

 

  一、心脑团战:小心眼,头会痛VS心太宽,埋祸端

  2023年1月30日,武汉亚心总医院接诊到一名心脏主动脉夹层+脑动脉瘤“双向夹击”的患者后,便开启了“脑心同源  异病同治”的篇章——心血管内外科、神经内外科团队联手,7小时同台手术“拆两弹”解除了患者生命危机。而近两年来,医院接诊的同类患者不乏其人——

  1.小心眼,头会痛

  23岁的女性连日剧烈头痛,在确认无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也无高血压等高危诱因下,突发脑梗入院救治,神经内外科团队在采取动静脉溶栓并恢复血流后,病情逐步稳定。出院前,为防范类似“脑血管意外”再度莫名发生,医生为患者追加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从而找到引发脑梗的“元凶”:卵圆孔未闭,当即向心血管内外科请求会诊,经多学科审慎评估,心血管内外科团队实施卵圆孔封堵术,至此,彻底终结了隐患;

  心血管内外科副主任医师唐成介绍,卵圆孔未闭是婴儿出生后应自然闭合的心脏通道未能合上,形成的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成人心脏就像两室两厅的房子,盖建之初,为方便搬运施工材料,就在两间房中间掏一个洞眼(卵圆孔)。待房子盖好,洞被填上,如若未及时填,房子便会‘漏风’,‘心眼’上的血栓冲到脑血管去,便诱发出脑梗。”

  虽然部分患者不会有明显症状,但也有引起不明原因的头痛、呼吸困难等的情况。可谓‘小心眼’头会痛,两科室先解燃眉之急,再追根溯因,头痛医“心”。

 

  2.心太宽,埋祸端

  无独有偶,46岁的中年男性在数年前的一次体检中,便得知自己患上了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堵塞),因暂无症状,依旧保持抽烟喝酒的习惯。谁知前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胸痛、憋闷让其不得不紧急求医。心血管内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江友详查病史后初步预判:动脉粥样硬化加剧了冠状动脉闭塞,心脑血管一脉相承,有波及脑部的可能,从而开出心脑同查的检查单。事后证实,患者不仅右冠状动脉严重闭塞、下壁心梗,大脑血管也有多处狭窄,与此同时,还藏着一颗“不定时炸弹”——动脉瘤!

  随后,神经内外科问讯会诊、评估后,两大科室再度联手。

“正因同根生,相煎也太急!心脑看似甚远,实则同根同源。96000公里的人体血管不仅能绕地球2周半,也将心血管、脑血管串联起来。所以,动脉粥样硬化加剧了冠脉的堵塞,脑血管出问题也不足为奇,因着共同的病理机制,心脑同查、同诊、同治便至关重要!”王江友解释道!

  最终,为保障患者最大系数安全及减少创面,心脑两大学科团队采用同一通路(右桡动脉)进行治疗,又一次成功完成了“脑走上游,心走下游”的手术。

  二、心脑同治:本是同根生,相煎才太急

  据2022年国际期刊上有关中国人全因死亡率分析结果显示,近30年来,我国人民的健康饱受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癌症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卒中和心脏病致死率数一数二,所以心脑血管疾病始终都是国民面临的最大健康挑战。本着对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共性的深度研究,今年9月,医院构建出心脑血管疾病“同查、同诊、同治”诊疗模式。

  1.心脑血管:为什么发病也“连襟”?

“心脑”为何总同提?

“心脏是‘发动机’,大脑是‘指挥部’,它们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血脉相连,彼此影响。”脑科专家陈劲草教授解释。

  追溯心脑血管疾病缘由,皆因人体血管出了问题,由于人体血管串联着心脏和大脑,所以发病机理也是“一脉相承”,相伴发病或是相互诱发疾病也不足为奇。如心梗和脑梗,即给心脏或大脑供血的血管形成了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肌或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就中风而言,很多人都以为是“脑血管意外”,殊不知,这中间有相当一部分病从“心”起,心脏有“栓子”脱落,随血液流到了脑血管,便会造成脑部血管堵塞。据相关数据显示,由此原因引发的中风比例可达40%。

  所以,见心病兼治脑,见脑病兼顾心,近些年来心脑同治与MDT多学科诊疗两个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2.什么是心脑同查、同诊、同治?

  心脑同治一指心脑疾病同时治疗,另一个是同法治疗。心脑两大科室的联合诊治,不仅仅是会诊,而是对于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从看诊、检查、治疗(整个围手术期)形成一贯式闭环管理。

 

  3.哪些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

(2)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3)已知或曾经患有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其中之一);

  对于以上患者,医院采取心血管内外科、神经内外科医生联合诊疗模式:

  心脑同诊:目前,医院已开通心脑同治专号,一键享受联合会诊服务、心脑疾病的同步管理,得到全面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心脑同查:通过一次介入CTA检查,同步筛查心脑血管健康,简化就诊流程。若发现急危重症的心脑血管问题,立即启动门诊多学科诊疗(MDT)进行同步商讨、制定方案和管理;

  心脑同治:根据患者情况,提供同台、同法治疗或针对两个病种分期手术,实现诊疗管理共通,以疾病为中心,全面考量,优化治疗效果。

  三、快一步发现隐患

“同查、同诊、同治的诊疗模式,将筛选高危人群潜藏隐患进一步前移,诊疗更早一步干预,健康威胁更快一步消弭。”心血管内外科主任王潇表示,及时筛查出高危人群后尽快干预,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几率可下降6成以上。

  上述谈及到的年轻脑梗患者,诊疗过程值得深思。过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单学科诊疗模式下,通常在术后病情稳定后即能出院,来不及深究病因,未来可能缠斗在“这么年轻就脑梗”以及“脑血管意外会不会卷土重来”的忧虑里。但现在通过1+1>2的联合模式直击病因,同时解除了“心头大患”,这正是理念进步带来的最大获益。

  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尽早就医

  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如出现头晕、头痛、口齿不清或者单侧肢体活动不利索等情况,需要警惕脑血管病变;

  出现劳累后胸闷、胸痛、憋喘心悸等不适,需要考虑心脏血管问题;

  出现双侧肢体血压差别过大、间歇性运动后腿痛腿胀、脉搏搏动变弱等情况,需要考虑外周血管病变。

  据记者梳理,“心脑同治”理念在武汉亚心总医院院内之所以能成为趋势,得益于实力强大的专家团队联合作战。早在2022年9月,武汉亚心总医院、武汉中南医院便共同搭建了神经内外科专科联盟,引进陈劲草教授担任神经内外科行政主任、专家顾问,现如今由欧阳和平教授担任执行主任,定期坐诊、手术,并与心脏专科团队默契配合。

 

        武汉亚心总医院苏晞院长介绍,心脑血管疾病往往相伴而来,动脉粥样硬化是它们共同的病理基础。由于累及部位不同、发病先后不一,才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因此,在治疗上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见心病兼治脑,见脑病同时兼顾心。

  武汉亚心总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新疆心脑血管病医院都隶属于香港亚洲医疗集团,该模式在三院间同步推进,同时,在集团的支持下,亚心与亚总还建立了院间转诊机制,让突发率、致残率、死亡率极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可同防、可同治。

  武汉亚心总医院已开通心脑同治专号,9.28~9.29日,将开展心脑同治(同查、同诊)~健康科普活动,929世界心脏日当天,更有百人健康团,呼吁大家关注心脑血管健康,趣享运动,乐享银龄。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