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病床上的张太山
他的传奇由来已久。话还要从30多年前一次身体的变故说起。身体重度残疾的他经不起再次打击,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床榻就是他的伴侣,妻儿就是他的双腿,行医就是他的使命,救人成了他生命里的快乐。几十年来,他救人无数,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热心人、好医生。传说中的天马行空,触类旁通,用药奇、猛、反、怪,专治百科绝症,奇效屡出的医学奇才的故事满天飞,有相当一部分是江湖骗子。但是,与其不同的是,张家门前的车水马龙、挂满墙壁的感恩锦旗和惆怅而来、笑着离去的病人已经告诉了我答案。这位博学之士,躺着看书,躺着吃饭,躺着为人诊脉,甚至连翻个身的条件都没有,吃喝拉撒都在床上。但是,他热爱生活,热爱家人,热爱关心爱护她的每一个人,热爱这个阳光灿烂的新社会。无论再难,他都咬牙坚持,克服重重困难,一路攀登。“太极养生”是我的研究课题,所以对医学医疗方面多少也有了解一点点,类似的民间医生我以前也听说过,但没走近他,深入的了解他,还认为他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行医之人,在我心里,对于他来说,传说便是神奇,当我见到他,听完了他的故事,我相信了民间的传言可靠性。他的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他是1954生。是1957年得了腰椎疾病,当年缺医少药,腰部落下了残疾,62年上一年级,在本村上学期间,靠俩个姐姐伦换接送。到了高小要跑几里地到县城二完小上学。上小学四年级时,看了一部巜赤脚医生向阳花,人人见了人人夸》的电影后。就有一个愿望,将来当一名乡村医生,为人民服务。
躺在病床上的张太山精心为患者号脉
初中两年,在校他是维一的一名学生共青团员。初中毕业考上高中,就读于县城一中。那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路途较远,他又身体残疾,只好转学就近到城郊中学插班。
高中毕业后大队推荐他去汲师读师范,父母也很支持他。但是,从医是他一的愿望,谢绝了家长和亲戚朋友的忠告。最终还是选择了走学医这条路。
躺在病床上的张太山精心给患者看病
1976年,县卫生局给每个公社医院分指标去县卫校学习。他得知情况后,找大队支书请求去卫校学习。大队支部经研究决定同意让他去。经过和他协商,免强同意了。可是,他并不情愿,指标拿到了,又不让我他去,让卫生所内其他人员去。可他不甘心,支部书记很支持他,支部书记亲自去公社医院找院长说明情况,可找到正院长路院长,他让去找主管付院长。支部书记一开口,这位付院长一口回绝了,原因是残疾人,就是学了医也不能为人民服务。这条路被院长的一句话堵的死死的。没有办法:大队支部正书去公社找主管卫生的潘书记。可一提起,和公社医院院长口气一致,身体不好,不能学医,更不能给指标。支部书记和公社书记辨论了好长时间,最后还是知难而退。回到大队,支部书记叫我到大队办公室,跟我说了去要上卫校指标的经过,书记说,这我真的无能为力了。当时我一听就头皮发麻,回答不出话来。过一会才反应过来,向支书说了声谢谢,让你费心了!我作为一个残废人,一个农民,没权,没势,没钱,更没有关系,又有什么办法呢!回家后,考虑到75年县卫校办了第一批赤脚医生参加培训的河园村的李洪啟老同学。次日,到同学家去找他,说明情况,问报到需要什么资料。他讲需要个人简历,医院得有指标,通知书。后到家用万能纸画了需要的格式,将个人简历填写好,让大队盖章,大队支部特加注:大队急需医务人才,特保送张太山去卫校学习。并盖了公章。总算向目标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开始暗暗打听报到时间。等到报到那天,我早早到县卫生学校门口等着。在校内观等了2个多小时,因自己没有指标和通知书,只拿有大队保送信,胆怯。后来我鼓足勇气去报名。因没有指标和通知书,报到处一看不行,不收我。中午没回家也没有吃饭,等下午还进校和他交涉,我到傍晚才回到家里。第一天,第二天,至到第六天上午还是拒绝接收,我彻底的疯了,将他的办公桌掀了,在校内大吵大闹,报到的全体学生、老师都围过来看热闹。随后校长来了,把我叫到他办公室。我把情况详细和校长讲了。校长对我说,卫生局给城效医院分了7个指标,只报到了5个大队,公社医院应该还有2个指标,你回去去医院再找找看。我想,大队支部书记出面去要指标都不给,自己一个残疾人何德何能。即便去也是白跑一趟。当时我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了校长身上。我反复说我的苦衷和难处,自己是残疾人,想学医为人民服务,根本没有其他非分之想。申桂林校长被我的真情感动了,给我开个信,让我看看城郊医院能不能解决指标问题。事情一再而再三的受阻,我越想越不是知味,气得大哭一场,回到家不吃不喝,整整睡了三天三夜,把爹妈急的团团转。这个求学路把他折腾的精疲力尽,他说当时我死的心都有。为了不再给别人增加负担,自己一死百了。于是,第四天早起要母亲让给我煎玉米面饼子,打算吃过了去找扬继才老师。向他倾诉了我的苦衷、以及毕业进入社会后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同时感谢老师在校时对我这个不争气的人的关心、关爱和教育。然后向这个残酷的社会做最后的告别。
躺在病床上的张太山精心为患者看病
就是在我万念俱灰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扬继才和一个姓齐的老师救了我!那天一早,吃过母亲亲手煎的煎饼后,出门顺着卫河,路过奶奶庙,弯弯曲曲的到了五完小后门外卫河转弯处。这里人烟稀少,水深流急。选择地址后,直奔学校扬老师办公室按计划做最后的告别。当时是下课时间。见到扬老师和齐老师,打了招呼。后来把我想学医的遇到的不公平向两位老师哭诉了前后经过。杨老师很同情,马上把齐老师叫来商量。俩位老师直接找到卫生局主管局长,把大队开的保送信和卫校开的让去医院要指标的信都拿了去。局长批示,让路,张二位院长见信请给一个指标,解决张太山进卫校学习的问题。后又在大队开的保送信上批了:申桂林校长见信后请让此生当旁听生。傍听生都是有关系介绍去的。鉴于前段经过曲折不顺,为了争口气他选择了当傍听生。
躺在病床上的张太山精心为患者看病
到校入学后,天聚集能量,坚苦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对的起所有帮助我的好心人。他成功了,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了一位乡村医生,接下来是漫长的行医生涯。转眼到了1990年,我又到了最让人心酸的人生低谷,这次的打击非常大,我终于被疾病再次击倒。一直到今天,只能以转移痛苦方法打发时间。这二十多年来,尽管是这样,无论是再痛苦,只要是有病号找上门来,我就像是听到了战场上冲锋的号角,振作精神,聚精会神的为病人把脉、开药。因为自己不能起床,家里老婆、孩子都是自己的助手。现在在下园村有自己的药房、门诊和病房等等系列医疗设施。
躺在病床上的张太山精心为患者看病
听到这里记者的心在心里,感觉到甚至有点窒息,谁能够想象得到,就这样一个弱不经风的残疾人,一生当中来自各方面的磨难难以想象。几十年来,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折磨和身体残疾带来的诸多生活不便,续写着自己人生的辉煌。我们也是在风雨里忽东忽西的忙碌着。44年了,我们面对世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真是汗颜无语。
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我们甚至连张太山的一张完整的工作照片都没有,不是没有拍,是无论怎么选镜头都不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人生,无所谓失去,只怕草率地挥霍。生命有限,所有得到,最后终会失去。只要用心珍惜过,就不必太在意失去。花开花谢,四时更替,该走的谁也无法挽留,该来的谁也阻止不了。放开怀抱,坦然面对,以喜悦之心迎接每一个清晨,以淡然之心送走每一个黄昏。不亵渎生命,就能最大限度迟滞失去。漫漫人生路,人总会有一段艰难的路,需要自己独自走完,没人帮助,没人陪伴,不必畏惧,昂头走过去就是了,经历所有的挫折与磨难,你会发现,自己远比想象中要强大得多。人生如马拉松,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取决于途中的坚持。连孩子都知道,想要的东西,要踮起脚尖,自己伸手去拿。张太山付出了,才有了回报。他用自己一生的执着告诉我们,这世上没有救世主,从没有白费的努力,也没有碰巧的成功。很多看似撞大运的成功经历,往往源于曾经一段看不到光明的默默付出。命运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只要认真对待生活,终有一天,人的每一份努力,都将像太山一样绚烂成花。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