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信息大汇 > 健康美容 >
破解中国难题的“郑州九院样板”
时间:2018-01-31   来源:豫网   作者:闻有成 王建凯 黄  点击: 次
    推开家门,窗外雪片肆虐,寒风咆哮,冰冷蛮横地将大地冻得颤抖。

  但在荥阳市一家颐养园养老社区,新建的医院里春意盎然,嘘寒问暖,欢声笑语,医护真情的暖流,融化了坐在轮椅上的郝云龙(化名)心中的冰川。这个冬天,68岁的郝云龙不幸因脑梗塞肢体活动不便,他从住的颐养园被送到医院抢救治疗后,现正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做康复训练。

  “我找到一个健康养老的幸福新家,等于是住在自己家的养老院啦!”郝云龙面色红润,微笑着说,在这里住得好、吃得好,最好的就是有了病不耽搁马上进医院治疗。有病治病,无病养老,这种医养结合让老年人的心灵不再孤单寒冷,渐渐感觉到生命的希望。

  温暖的背后,折射出郑州市加快打通健康养老“最后一公里”,铺出一条以实现“养老中治未病、得病就医很方便、失能又能得到照顾、老有尊严的生活、临终优雅地迈过生命的门槛”的目标的医养创新之路——

  这就是将医疗与养老深度对接,把医院开进养老机构,养中有医,医中有养,构建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破解了我国长期存在的医疗机构“不养老”、养老机构“不医护”的“医养割裂”难题,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需要。

  国家社会养老专家学者在郑州调研中认为,医养结合医疗在先,郑州市依托河南独具特色的老年医院、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引路示范带动,将公立医院优质卫生资源引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中,通过与养老资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升养老事业的整体水平。在我国率先树立了医养“零换乘”的健康养老“郑州九院样板”。

  养中有医:把公立医院开进养老机构,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有效结合,用有温度的生命关怀代替冰冷的医疗器械。在奔向美好生活的路上,让每一个老年人都不掉队,养老又贴心,生活得也舒心,健康养老保障服务未来更可期

  “又是九月九,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一首老歌道尽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

  在我国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口流动大,产生了诸多的空巢家庭。不少老年人,缺少陪伴,生活难自理,就医不方便,精神世界匮乏,可谓“空巢”又“空心”。但长期以来,老年人期盼幸福晚年生活,期待分享更多发展成果的愿望变得遥远了。

  让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梦想成真!

  “推进医养结合是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预期将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白建林在接受笔者访问时说,在老年人与疾病相伴较长的时间过程中,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医养结合”,正成为面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挑战的长久之计。作为河南一家独具特色的老年医院,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肩负着带头实践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医养结合的重任。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养结合进入了新一轮提速期。

  2017年重阳节,位于郑州市中原西路与飞龙路交叉口,占地面积16700平方米,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医院——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荥阳医院,经过一年多的筹建,希格玛·颐养园养老社区悄然开诊,开创了河南省第一家把公立医院搬到养老机构内的先河。

  63岁的赵文江,是走进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荥阳医院第一个输液的老年患者。他一侧肢体活动障碍,由值班护士搀扶就诊,内科主任尹红君热情询问他的病史,结合病情及检查结果给他免费输液治疗。院长、副院长多次看望老人,科室主任、医师对赵文江关爱有加,贴心的医疗服务,把赵文江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一位老人不慎被车刮伤,护士连忙扶他去检查,在确定老人生命体征平稳后,医护人员又让他一边留院观察,一边联系其子女告知老人身体并无大碍。他们不仅为老人解除了身体上的痛苦,老人得到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慰籍和心灵上的温暖。

  …………

  笔者了解到,九九重阳节在颐养园养老社区开诊的荥阳医院,固定有专家、医师、轮转医师和护士,药房、收费处、功能科、检验科人员齐备,专为老人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医疗服务。

  笔者看到颐养园养老社区新建这所医院,设置有门诊区、休闲活动区、康复区及住院区。门诊区包括有中医科、内科、外科、中西医结合专家诊室、预防保健科、口腔科、妇科、康复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房共有床位110余张。

  中西医结合专家彭跃进担任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荥阳医院院长,他注重发中西医之长,弃中西医之短,用巧妙结合的独特疗法专为老年人治疑难杂症,所诊治的老年病患,复诊时总能听到一句话“服药后见效很多”。一位老人患30年未治愈的皮肤病,瘙痒难忍,经彭跃进院长精心治疗后病情逐渐得到缓解。

  笔者在希格玛·颐养园养老社区看到,这里不仅有养老生活区,还有医院便利的医疗护理服务配套,医疗养老两方便且能让老年人安心。

  据介绍,希格玛·颐养园养老社区占地130亩,建设配套有医院、家庭式养老式公寓、园艺农耕园、智慧养老、养老管理服务中心等,是一个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融合在一起,为老人提供24小时医养服务的全新项目。在这个社区里,自理老人可以享受幸福时光,失能、半失能老人可以有尊严的养老。

  笔者走进一套两室一厅的养老居室目睹到,屋里除了联通养老中心、医院的红色紧急呼叫按钮,24小时保障小区里的每一户老人在紧要关头得到紧急医疗救护外,更有许多适老设施设计,大按钮开关、开阔的卫生间,可伸缩扶手,淋浴间的活动座椅……这些设施舒服安全,在一般家里做不到。

  踏入社区医院四楼宽敞明亮的公共活动区,一排排高大的落地书架前,一张张绘画阅览书桌旁,供老人们走出家门在这里写的字画,挂在了墙上;公共健康讲座区,既是养生讲堂又是老年人的联谊会场。

  笔者在医院一楼大堂的北侧看到,由社区养老、医院共同组成的医养中央厨房、公共餐厅,可满足社区60岁以上的残疾、独居、空巢、孤寡且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们不同的饮食需求,每天花十几块钱,在这里一日三餐都能吃到不重样儿的菜。

  颐养园负责人刘炎凯对笔者说,通过医、养、护三驾马车拉动健康养老服务,实现了养老机构和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老人有病可直接坐电梯转入医院,零距离就医;治愈后再由病房转入生活区,开始微负担养老生活。让老年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幸福感越来越强。

  笔者在社区养老公寓,访问到正在陪一位老人的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荥阳医院副院长李静,她说,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老人应该是“善始善终”的。寂寞了,需要有人陪伴;饥饿了,需要有人提供食品;寒冷了,需要有人送衣被温暖……尤其是在老龄化社会加速来临的时候,我们更要多多关注那些残疾、独居、空巢、孤寡的老人,通过医养融合来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医中有养:医养融合发展不是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简单叠加,而是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有效整合,将医疗市场与养老产业无缝对接,构建医养融合养老新模式,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医养融合带来的便利

  时间回溯到2007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态势,中国的股市正上演着神话般的数字。养老,在全社会看来都是很遥远的话题。那时中国的养老产业基本处于“沉睡”状态。

  银发浪潮奔涌来袭啦!

  “21世纪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继法国1865年首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陆续‘老龄’。本世纪以来,大批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加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行列。”

  我国知名人口和社会政策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彭希哲说,据统计表明,2010年全球人口老龄化国家和地区为76个,预计2050年将增至157个。中国无疑也面临着严峻的“老龄化”挑战——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16.7%。

  放眼全球,中国的“老龄化”挑战到底有多严峻?

  彭希哲用了三个“最”来描述中国的“老龄化”:“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社会中,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最快,老年人口规模最大,面临的挑战最为艰巨。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凸显,冲击着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家庭。”

  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认为,老年人的孤独情绪,会导致老人性格抑郁、行为能力降低,记忆力和判断力衰退,甚至会诱发老年痴呆、老年抑郁症等老年性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因此,在“银色浪潮”袭来之时,怎样健康养老才能使辛苦一辈子的老年人愉快地安度晚年,成为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

  特别是当前,在我国城市社会,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和家庭养老模式也都受到巨大冲击。一方面,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处于为生计而紧张奔忙中,中青年人的多重角色身份,让他们陷入困境,孝顺老人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社会养老凸显出巨大的市场空白。

  但对于一些陷入困境的医疗资源而言,“医养结合”则打开了一条广阔的希望门路。

  白建林回顾说,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始建于1969年,是一所集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医院前身为郑州铁路企业医院,2005年正式更名为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05年,郑州九院社会职能属地化管理移交郑州市,由铁路企业医院转型,自此企业不再支持,当时的医院生存就成了重大难题。班子曾思考如果继续做医院,没有任何优势和竞争力,走进去还是个“死胡同”。

  善弈者谋势。白建林说,我们医院班子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决定瞄准社会老龄化趋势,抓住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围绕打造“国家区域性老年医养中心”的目标,进行老年主体医疗服务转型升级,在学科机制上大动手术,不与兄弟医院哄抢医疗市场跑道,要埋头在老年健康养老的时空坐标上创造特色,做好医中有养这张答卷。

  北京大学著名医学教授刘玉树在谈到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精确发展医养结合的定位时赞扬说,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决策者差异化的发展观,成功破解了老龄化社会存在的医疗机构“不养老”、养老机构“不医护”的“医养割裂”带来的多重难题。

  这是一个医中有养的故事。一个平常的清晨,却因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科一病区203-10床患者的爱人,给科室全体护士送来的表扬信变得不平常:

  “我的爱人从第一次入住郑州九院到这次,不知不觉间已经与医院打交道六七个年头了。如果没有这些护士的悉心照料,我很难想象我的老伴现在是什么样了。虽然我的老伴独自在这里,但是每每想起心里总是很放心,你们护士就像我的家人一样,关怀和照料他。”

  “记得老伴说,曾有段时间,由于糖尿病的原因双脚发紫,他的责任护士胡娟,便经常在病房巡视,一会看看他的脚是否垫了起来,一会又来给盖盖被子,总是很担心病情恶化。最后经过胡护士的护理,我老伴的脚终于恢复到先前的状态。她的这种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的精神很让我感动,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老年科护士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以病人为中心,视病人为亲人……”

  人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养护。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科,他们创出的“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三位一体“无陪护”服务体系,换来了今日患者家属的真情赞扬,换来了信中“在这里祝老年科护士工作顺利,家庭幸福”,这最诚恳的信任褒奖。

  笔者走进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老年科采访,这里开创了河南省老年病人无陪护的先河。即科室全部采取由专业护士承担的无家属陪护的医疗、生活护理的“无陪护”护理特色。现已发展成为河南省规模最大——270张床位,诊疗技术领先的老年无陪诊疗中心,撑起了医中有养的一片天地。

  目前,老年科成立有“呼吸照护、压疮治疗、营养支持、中医治疗”四个医疗单元,成功引进付小兵院士团队、韩春茂教授、陆士良教授等创面治疗专家,承担科研、继教项目及惠民计划;与“华西老年医学科”合作成立“老年急性疾病期恢复病房”;拥有“中德国际造口师”“营养医师”“重症医学专科医师”“中医治疗师”等多学科专业人才,实现了科内多学科团队合作医护养格局。

  这个群体通过近20年的发展,治疗老年压疮患者近千人,创面好转率达100%,治愈率达80%以上。编写老年压疮患者规范化评估及治疗流程;构建郑州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机构)的压疮三级预防及救治体系;建立压疮信息化传输系统与远程会诊机制;出版的国内首部老年压疮三级防治知识手册等,有效提高了郑州市乃至河南省在的压疮防治领域的地位和技术水平。被郑州市卫计委确定的“区域性老年医养中心”。

  医养融合:在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中,推进医养融合进老年公寓,服务社区千家万户老年人。探索老人小病在养老院和家,大病接医院住院治疗,治愈后再送回养老院或家养老。相当于有一个流动医院,围着居家老人像医院一样的服务

  笔者在全国多地调研医养结合发现,社会资本与大医院合作的“高大上”项目,投资高、规模大的最抢眼,有的更是规划建设集医疗、养老、养生、健教、康复、护理于一体的高档综合养老地产。这些项目在审批、规划、用地、贷款等方面,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确实能使医院、社会资本、地方政府和高收入老年人群获得益处。

  但是,高收入人群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在养老院、社区和居家养老的普通老人,即使他们想在“高大上”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微薄的养老金也只能令其望而却步。相对弱势的他们,对基本医疗、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强烈。解决这一庞大人群现实问题的途径,就是医院、基层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机融合,提供基本的、平民化的医养结合服务。

  白建林愈加看到,我国有相当规模的老年人生活在社区。要全面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就要大力推进医养融合机构进社区,使之服务好千家万户。这样既能更好地开发利用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又能给为养老机构和社区老人提供有效医疗支持,是医养结合的发展方向。

  他对笔者说,这几年他们一直在思索,怎样利用老年医院的优势资源,惠及更多的老年人。最终,郑州市九院选择了医养联盟这条路。

  原来,早在6年前,在郑州市九院就开创了河南省老年人医养联盟新模式,形成了养老机构和老年医院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养老机构和老年医院优势互补、信息互通。最早开启了我国老年人医养结合的探索改革。

  据郑州市福寿康宁、青龙山等10多家老家年公寓的代表说,医养结合,对基层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来说都是一个发展契机。很多基层养老机构由于设施条件简陋、从业人员缺乏、服务能力较低,老年人不愿意入住,而通过与医疗机构的合作,可以迅速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对老年人的吸引力。

  他们的这种医养联盟新模式特色是老人小病在养老院就地诊治,大病转到郑州市九院住院治疗,治愈后再送回养老院。这样,郑州市九院实际上成了联盟内养老机构的医疗保障基地,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

  养联盟成员老机构入住的老年人,一旦需要住院治疗时,可通过郑州市九院的绿色通道直接入住。老年人痊愈后,郑州市九院派车将老年人护送到成员单位,并进行定期回访。

  几年来,各成员单位通过绿色转诊通道及时将患者转入郑州市九院住院治疗已达1625人,出院后送回养老机构868人。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养联盟的实际服务效果,郑州市九院成立了由20名专职医务人员组成的巡诊医疗队,配备专用救护车及医疗器械,轮流到养老院开展公益服务,包括巡诊、义诊、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心理辅导、健康咨询等,并建立健康档案。截至目前,郑州市九院已完成了对近百个联盟成员单位的几十轮循环巡诊,为近万名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

  同时,通过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建立联合体等多种方式加强医养结合,探索社区养老公益化模式。据郑州市京广路冯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史宝库介绍,在推进医养结合中,他们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常见病诊治、慢性病患者管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针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首要人群是老年人,积极开展日常照料、定期体检、上门巡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逐步让老年人享受到了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的一体化健康养老服务。

  在推进医养结合中,郑州市九院加强与周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老干部活动中心、社区居委会的沟通联络互动,深入周边县市、社区、农村等,开展医养结合义诊宣传教育、老年疾病筛查系列活动50多场,让医养结合深入人心。

  2016年3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红外热像科学研究院培训基地成立暨全国老年软组织疼痛临床应用红外热像健康管理高峰论坛上,著名骨科专家李少华聘请为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红外热像科学研究院临床培训基地主任。

  2016年6月,医院在“老年慢性难治创面防治高峰论坛”上,聘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国家973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项目首席科学家付小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院韩春茂教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陆树良为医院的专家。

  2017年9月初,郑州市九院成功举办了“2017河南省老年医养联盟暨医养结合高峰论坛”,充分发挥“河南医养联盟”平台作用,践行联盟章程,健全签约协作机制,落实联盟医养结合政策。

  2017年5月,鲁汶大学附属心理医院与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联合成立河南省首家国际心理医院——中欧国际合作心理医院,晨露国际总干事KoenSevenants、鲁汶大学附属心理医院LucMoyson、LutDeRijdt被医院特聘为名誉院长。

  2017年,医院先后承办了“全国老年心血管病整合医学管理模式学术会议暨郑州老年心血管病高峰论坛”、“SMITT亚太国际脊柱疼痛微创新技术互动论坛”、海峡两岸安宁疗护等多场学术交流会,2017年8月31日,九院主办的河南省老年医养联盟年会暨医养结合高峰论坛举行,九院当选新一届理事会会长单位,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白建林以全票当选为新一届河南省老年医养联盟理事长;2017年1月6日,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被评为“爱心助老单位”。2017年6月16日,医养结合老年照护培训班在九院举办。台湾长庚医院护士长林桂连、华西医院护士长张雪梅受聘为九院客座专家;2017年11月23日,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郑州市老年病医院)按照三级专科医院纳入河南省“十三五”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8年1月11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等相关负责人和学界专家,就郑州市九院“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工作召开评审专题会。根据“全国老年友善医院”的资格认证标准,郑州市九院顺利通过全国老年友善医院评审,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评审的全国老年友善医院,获得挂牌全国老年友善医院资格……让郑州市九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内同行中潮动起来。

  医养劲旅:发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忍辱负重,在驾驭医养融合“破冰船”中,将现代老年病医疗学科与医养融合养老深度对接,构建老年病多维度健康管理保障运行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看病难、康复难、养老难”能先从这里试验并得以解决

  笔者在全国多地调研医养结合中发现,在目前医养结合呼声日高的形势下,医养结合出现一些可喜进展,但“如何让医保金与养老金合并到一张床实现有机衔接?”又怎样保证医疗保险不被挪用养老费用?老有所医“融合”老有所养如何突破部门障碍?……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具体可操作的保障机制,政府部门间政策和利益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开展医养结合仍然存在许多方面的难题,有待国家政策来解决。

  面对现实困惑,白建林具体到医院来说,根据河南省现有医保政策,病人只有办理住院手续才能享受医保待遇,且对病人的住院天数有限制。而以养老名义入住医养结合医院老年科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却无法享受医保报销,这无疑增加了老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养老不医护、治病不养老”的现状难以改观。

  白建林说,十九大报告明确大力发展医养结合,长期存在的“医养割裂”的沉疴有望加快破解。这几年我们医院大胆探索屡有“破冰”,在医疗养老漫长的“磨合”中,医院冒着政策和经济效益的风险,不忘初心,在医疗机构和养老之间的模糊地带砥砺前行,将现代老年病医疗学科与医养融合养老深度对接,初步构建起老年病多维度健康技术管理保障运行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看病难、康复难、养老难”能先从我们医院这里试验并得以解决。

  医院老年学科体系建设规模初具。老年医疗学科有心脏中心、心理卫生中心、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代谢科、肾内科、介入科、康复医学科,包括ICU、普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皮肤科、中医科,设有眼科、耳鼻喉咽科、口腔科、体检科、麻醉科等30多个临床科室、4个医技科室、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笔者走进九院的安宁疗护中心,真可谓环境幽雅,充满人文和艺术气息,好似一片温馨宁静的绿洲!

  在“患者及家庭帮助·体验中心”,医院常务副院长、李玲博士告诉笔者,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心理疏导、相关培训甚至治疗方案的讨论都会在这里进行,几杯清茶、一碟糖果,用不那么沉重的方式谈生论死。此外,针灸推拿、水压镇痛、芳香疗法、音乐治疗、情绪治疗、癌痛放疗单元,也都会从各个方面减轻患者症状、舒缓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鉴于医院的特殊病人群体,医院引进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心血管博士后赵明中为老年心脏中心主任、心血管介入中心主任、心血管内科首席专家。针对老年心脏疾病增长的趋势,医院成立心脏中心,下设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二病区、CCU病区、心血管介入中心、心脏康复单元(包括体外反搏治疗中心)和心血管病实验室。

  心理卫生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为国家、省、市等各类教学科研基地。医院的心理卫生中心设置开放心理病区、行为医学病区、传统模式的封闭病区等4个病区,为国家、省、市等各类教学科研基地。中心并联合“晨露国际”成立国际合作项目——“国际心理健康中心”。郑州市政府将“郑州市心理援助热线”设在了九院。

  老年骨科针对不同病症的老年骨病患者所制订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微创治疗方式,深受老年骨病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在护理上,针对老年科住院病人记忆力差、易忘事儿的特点,老年科一病区护士长时新芳几经思索,她认为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每日不厌其烦的宣教。在她的带动下,责任护士有的放矢对患者进行宣教,这一举动还带动了家属参与,患者、家属对科室的这一做法竖起了大拇指。

  “在全国率先走医养结合这招改革创新棋,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就号准了医院在发展道路上的脉络。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从老年人需求出发,以老年有效需求、核心需求为切入点,医院围绕老年医养主体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老年医疗特色学科集群优势,短短几年时间,就成长成为中国老年医院中一支医养结合的劲旅。”(完)

 

(编辑:张欣欣)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