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信息大汇 > 科技数码 >
王越:他给国产武器安上明亮的眼睛
时间:2016-12-03   来源:未知   作者:demo1  点击: 次

武汉新市民网讯:他心系国家通讯安全大业,立志与祖国同奋斗、共命运;他重视人才培养,在科研教学道路上率先垂范。他就是我国著名的信息与通信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


少年时期,王越就对无线通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无线电知识。1950年,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电讯系专业,王越毅然决然地选择报考。“当时大连工学院电讯系只在上海招收21个学生,但我只报考了这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就是认准了一定要去。”回想起当时的情景,王越依旧充满坚定。

在王大珩、毕德显等一批优秀教授的言传身教下,王越收获颇丰,也为其今后的科研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2年,王越随院系调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专攻雷达技术,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地通过了一次次筛选,并在毕业后成为解放军一名中尉,被分配到军工厂工作。从那时起,王越的研究与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更加密不可分。

在从事火控雷达系统、信息系统及其安全对抗领域的多年研究工作中,王越先后在961、201、301电子工程系统的试验和生产中任总体主管设计师,并作为主设计参与了我国国产第一代岸炮雷达、第一部全晶体管化炮瞄雷达的研发过程,先后荣获兵器工业功勋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以及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雷达犹如系统的眼睛,耳朵和嘴巴,通过雷达可以实现预警扫描搜索,获取防区雷达的信息,而火控雷达的出现不仅使火控系统具有全天候防御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防空效力和自动化作战能力,对国防安全至关重要。从1968年开始,王越及其科研团队便致力于研制适用于火控雷达系统的更轻固件,以保证火控雷达在轻量化、小型化的基础上实现更稳定的性能。科研道路着实艰辛,王越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设计器件研制方案冥思苦想,在处理关键问题时经常每晚只睡两、三个小时,终于完成了艰巨的任务。但在王越看来,都是作为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驱使。他说,只有在高科技领域掌握核心尖端技术,才能使祖国利于强国之地。

古人云:“行之以躬,不言而引。”在1993年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以后,王越正是以此为准则展现其领导教学的决心。他深谙人才培养对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与学校其他十几位领导一道紧抓办学机制及内部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在国内较早组建了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目的就是为我国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在王越看来,建设信息安全体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促进国家繁荣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年轻学子要承担起建设强国的重任,要思考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研究不能急功近利,只有掌握科学发展规律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才能创造新的价值。”

朴实无华的人生态度却成就了王越不平凡的科研道路。因为热爱,甘愿倾注毕生精力,因为坚持,梦想注定不会落空。今后,王越也将沿着这条科研道路继续拼搏,追梦科学进步。(完)编辑:韩天宇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