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示是由中华民族艺术珍品博物馆“传统文化创新平台”推出的非遗项目,其支持单位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一带一路委员会、并由描龙绣凤(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承办。开幕式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席文韬馆长,文化部办公厅副主任都海江,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司长孙若风,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余俊生,北京市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茂非,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梅松,北京市文资办副主任董殿毅、万代红,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向德春,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高志勇, 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杨丽丽会长、北京科技文化国际交流协会田爱习会长等领导出席。领导们高度认可和关注苗绣传统文化振兴创新工作,对苗绣创新系列给予充分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杨丽丽女士讲话
杨会长军旅生涯二十余年,多次立功受奖。国家一级演员,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艺术总监、中国文化研究院教授、东方文化艺术团团长。如今,她是一位活跃在社会大舞台、享誉海内外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在她的带领下,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每年均有计划地组织大型义演及专业型、综合型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截止目前已组织各类活动上百场,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和表扬。这一次她又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助推手,将帮助贵州苗绣的发展助力。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有关“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指引下,在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鼓励非遗产品“走出去”的背景下,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发起“传统文化创新平台”,进行文化要素、设计理念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对接,进而上升为传统与时尚对接、科技与文化对接、艺术与生活对接。平台将与各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设计院校、社会组织、设计师、工艺美术大师、非遗匠人等共同合作,平台将通过workshop主题对话、对接会、发布会、中华文创力量大奖、展览、培训、讲座、孵化等各种模式,全面推进创新设计师与传统技艺匠人进行对接,设计制作传统文化创新作品。
描龙绣凤(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妹金
描龙绣凤(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妹金是一个把苗族刺绣推向世界的苗家姑娘,来自贵州省黄平县。她从小入迷苗族手工艺术。7岁起学习刺绣, 20岁开始热爱收藏苗族刺绣工艺品古董。立志要把“苗族刺绣推向世界”。龙妹金2011年高中毕业后,自小跟外婆潜心钻研苗族刺绣技能,创作苗族图案和绣片。从小对美服的创意透着浪漫,神奇般的体现了中国服饰的较高境界,自小就穿越行走在丝绣,绸缎,彩线中。心底纠缠着花,丝,线,锦,绸,完成彩虹色的结合,爱上服装,爱上家乡苗绣,钟情于中国传统文化服饰,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和认知,用现代与时尚结合并提升到了符合国际审美的高度层面去运用。
中国历史悠久,苗绣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少数民族刺绣最高水平绝技。为全世界沉淀和创造了丰富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增加各民族的认同感和历史感以及促进文化多样性最重要的方式。描龙绣凤(北京)国际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妹金介绍苗绣的千姿百态,苗绣传承于祖先,但却在历史变迁中演化出不同的宗支,不同的部落寨子传承着不同的刺绣技法,这些技法千变万化,却总离不开一个“情”。“描龙绣凤”在文交会期间展示的苗族文化刺绣的精华文创产品,向观众讲述蝴蝶妈妈、苗族刺绣以及苗族姑娘自绣嫁衣的历史故事。
多年以来龙妹金一直在寻找一个“梦”每当回到苗乡看见家乡的一草一木总是想为家乡做些什么?苗乡里的绣娘们一边唱歌一边刺绣,美到像一副画面,苗族的历史文化就在女性的想象与一针一线的“书写”中代代相传。自从苗族几千年前从长江以北地区迁徙以来,由于没有独立的文字,古歌和刺绣就是他们传承文化的最重要方式。而对于女人们来说,意义更是非同一般!不同的苗族分支,服饰风格不同,刺绣方法大有区别。从平绣、破线绣、锡绣、打梓秀、辫绣、数纱绣到堆绣,有几十种刺绣针法,很多在中原消失的针法却在苗乡完整无缺地保留了下来。
2017年初缘份终于让她找到“妹金梦”,她带着苗乡的绣娘走出大山,也成就了龙妹金的“中国梦” 梦的衣裳,让飞来飞去的蝴蝶;扇动五彩斑斓的春天,飞进苗族姑娘的衣襟和发梢。相会在古老的传说里,成为一道神奇亮丽的风景一种服饰.一个民族神圣的图腾与瑰丽的旗帜.一种穿戴.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与生命的象征.无言的讲述着古老民族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追求........是个不折不扣的苗族文化传承者,是火炬手,是苗族刺绣传承火种的守护者,这是苗族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而传承是根,创新是枝干果实,树大根深才能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正如教育与工作的关系,是一体之两用。龙妹金热爱生命,在阳光下显现美丽与坚强。她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永恒、欣赏生命,追求生命,让她在自强不息实现生命中的灿烂与理想,并坚定的以传承民族刺绣工艺为己任开始她传承创新之路。(完)
(编辑:张鑫)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