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化新闻 > 书画艺术 >
书画家徐定刚:师古不囿独一帜
时间:2018-10-18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   作者:肖青  点击: 次
   

       人民日报市场报网络版城市新闻在线(本报记者:贺芝琼 通讯员:李明镜)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书体沿革流变,其艺术异采迷人。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一个没有特质和独立思考的人是难以创作出好的作品来的。我们这个年代并不缺乏具有观赏性的书法作品,而是缺乏能感动人的艺术作品。著名书法家徐定刚就是把自己的作品融于生活、以他独特的书法及艺术感悟,将在这一点上给予当代书法更多的启示。

      徐定刚,号,艺铭,男,四川凉山盐源县人。盐源县艺铭斋书画培训室创始人,现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书法家协会会员,凉山州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书画家。曾连续5期拜学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何应辉亲自主办的书法临帖班。更受到盐源县著名书法家黄甫老人黄功敏恩师的悉心指导。2004年盐源县首届千人农民工书画大奖赛,他的作品在网络获得网民的好评,获得22名的佳绩。2005年盐源县书画大赛书法作品获得3等奖,绘画获得2等奖。2006年四川省凉山州首届临帖展,他的作品临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幸入展,得到众多书法名家的赞誉。2008年参加盐源县书画摄影展,他的书法绘画作品得到了各界书画名家的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作品在消费日报网,中国新媒体信息网,时代纪实网,搜狐网等几十家媒体报道。

 

      在书画界,他是一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倔强而又可敬的书画家。执着于“书画作品,人民大众要喜闻乐见”的认识,不随波,不逐流;笃信“书法创作没有捷径,书法创作要有担当”的思想,辛勤耕耘,临池不缀。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10月17日上午重阳节,笔者在朋友的陪同下,终于见到了徐定刚先生。在徐定刚先生的家里,徐定刚穿一件黑色的披风大衣,适中的身材,双眼透射出坚毅睿智的目光。走进他的工作室,墙上挂满了四尺、八尺、丈二、扇面、斗方等作品,内容涉及广泛,有书法,绘画,烫画,名言,佛经偈语。楷书,平稳端正、法度严谨;小楷,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行书,动如脱兔、矫若游龙;行草,如多变的音律,笔法灵动,气势如虹。

 

      几句寒暄之后,热情的徐老师取出陈年普洱,老茶正逐渐被活水唤醒。徐定刚先生、笔者、朋友三人,在一茶一壶一水之间,气定神闲地谈茶道、论书法。他性情温和,涉猎广泛,谈笑间,把自己的“书画人生”阐述的淋漓尽致。

       在徐定刚的生命里,是书画 伴随着他一起成长的!年少的徐定刚家道清贫,笔墨纸砚对他家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交谈中,他的父亲告诉我们说:“定刚从小就喜欢练字,可是我们家穷,他小的时候,没钱买纸练字,我就从县上的路边拣来废旧的报纸让他练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听到这里时,我们嫣然明白徐定刚的成就绝非偶然,他是坚持不懈、孜孜不倦的必然结果。正是这种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让他几十年来一直笔耕不辍。从临习颜、柳楷书入手,对欧阳询、孙过庭、米芾、褚遂良等古代名家的传世经典碑贴临读不懈.行草书体主要临习王羲之《兰亭集序》、《怀仁圣教序》《草决歌》、孙过庭《书谱》,在不断创作书法作品的同时对中国书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谈笑中,朋友提议让徐老师现场挥毫,几分钟之后,一副气势恢宏的“重阳登高,孝行天下”八个大字跃然纸上,我们不尽为他的坦荡与大气所折服。 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书法艺术亦是如此。每个人审美欣赏的角度不同,感受自然就会不同。艺术是百花齐放的,多元的。而书法的魅力恰恰就因书法家性格的不同,给人展现出风格迥异的笔墨瑰宝。徐定刚先生书香墨韵传风雅,笔意诗魂写淡泊。在那笔尖流淌千年,亘古不变的翰墨精神和时代的变迁中上下求索,不断突破创新,在自己的书法里任意驰骋,豪情万丈。忽然就想起了这句话:曦之笔下韵千秋,兰亭地上情万种。看徐定刚先生泼墨挥毫,象看古代将军的沙场点兵,挥洒自如中又游刃有余,气宇轩昂中又淋漓尽致。我们想不出更贴切的词句来形容徐定刚先生。一句话“妙笔生出不凡花,丹青一片耀中华。”

      在我书法艺术几十年的道路上,遇到了好多良师益友,我感觉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恩师黄功敏老先生。他对艺术精益求精,真草隶篆无所不精,虽然年事已高,但是仍然临池不辍。对我也是严格要求。恩师追求艺术孜孜不倦的精神,永远感染和激励着我在书法的道路上一直前行。徐定刚谈到。


       在当代,给书法树立一个艺术标准,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今天的书法艺术不是由今天的人们说了算的,而是由后代的人们反复品评之后,才得到确认的。实际上,当代人关于标准的苦恼,并不是理论的苦恼,而是面对作品的苦恼。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每次展览评选后,人们对评选的权威产生怀疑,甚至否定。我想,所谓标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标准权威的丧失,而不是标准的丧失。标准一直在那里——论传统风格,有二王(王羲之及王献之)、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等人的作品摆在那里,人人得见,不像古代只有少数人才能看见。那些标准是古代文人的标准,而当代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群体,无论是参加展览的作者群体,还是评委,都已经不是传统文人。所以实际上是文人标准在当代产生权威危机。

      书法艺术作品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这是现代艺术作品的共性,没有单独的艺术品,不光是书法作品,所有艺术品都一样。古人评价艺术品往往说的是价值连城,这就说明了所有艺术品都有价值,如果不是商品,哪有价值之说。作为书法家本人,谁也不愿意为谋利而降低自己的艺术水准。所以收藏和商业之间并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徐定刚先生谈道。
笔者:您现在的书法培训机构有多少学生前来学习,对您的学生有些什么寄语呢?

      徐定刚老师:我现在的书法培训班设在盐源县红黄蓝幼儿园内,现在差不多有一百多个学生。每个星期天都来我这里学习书法。对于每一个书法学习者来说,书法艺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苦修古帖,认真刻苦从基本功学起。从古人古帖中汲取艺术营养,努力丰富自己的学识,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同时还要加强古文、诗词、美术、音乐等相关艺术的修炼,丰富自己的字外功,使自己的书法艺术更加丰满多彩。
      
通过对徐定刚——这位当代书法家的了解,让我们对中国书法有了进一步、更独特的见解。中国书法——这枚悠久而不朽的文化瑰宝,在徐定刚先生的笔下,一个个珠玑文字,融合着每个人不同的意境,感觉就像清晨那第一道阳光,明媚而鲜亮。

      他愿用手中的毛笔,去弘扬祖国的国粹;更愿意用手中这支笔,来帮助更多的人和自己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