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化新闻 > 教育资讯 >
深圳市南山区桃源小学“定制教育”发展巡礼
时间:2018-06-08   来源:产新网   作者:范杰  点击: 次
     主峰海拔430余米的深圳塘朗山,重峦叠嶂,郁郁葱葱,景色秀美,令人流连忘返。大塘朗山下的深圳市南山区桃源小学,创办于1998年9月,花园般的校园环境,沐浴着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走过了20年的光辉历程。“定制教育”成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导向,让“因材施教”教育规律得到全面升华。近年来,桃源先后获得全国创新型学校、中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广东省书香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青少年发明创造示范学校、广东国际化实验学校、深圳市少年创新院、深圳市青少年篮球基地、深圳市美术书法特色学校、深圳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

     理念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核心,先进的理念是引领学校跨越发展的旗帜。校长唐毅兵秉承“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治学思路,倡议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没有差生”的概念在老师心里生根发芽,“没有差生”的环境在学生心里打下自信的烙印,学校牢固树立“人人成才”的教学目标,按照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始终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作为“广东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首批评估试点,学校通过“定制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奇迹”的办学理念,结合“九个一”的培养目标,即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一生受用的行为习惯、一个强劲的健美体魄、一路伴随的兴趣爱好、一手漂亮的软硬书法、一副流利的演说口才、一项突出的艺术特长、一些善良的互助伙伴、一门优秀的学科素养。学校始终追求“大道至简、虚极静笃”的哲学精神,以“和谐校园、快乐成长”为校风,以“面向全体、注重个性”为教风,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为学风,在“定制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奇迹”的理念下,以培养具有未来国际视野与素养的人才为导向,打造成“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定制化”的区域品牌特色学校。通过特色教育教学,构建了国学教育与国际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创新多元合作办学机制,培养国际化现代公民。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打造“未来教育”平台,培养未来创新人才。

    “美美与共”着眼于展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优秀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学习,在改革开放40年的深圳特区,移民文化,多元文化的结合,在学校建立一个大同的文化社区和知识社区。“和而不同”着眼于发展以人为本,弘扬和谐文化精神,倡导团队与社团合作,把现实的目标追求与长远的发展理想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永不停歇。

    探索“定制化”教学,不是随意想象、肤浅作秀,而是依照教育规律,深思熟虑,科学实施,分步推进。桃源小学的个性化定制,包括为学生综合素养制定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学生全球视野制定前沿的国际课程,为学生实践智慧定制分层德育课程,为学生兴趣爱好制定多彩社团,为学生风采展示制定“五节一周”的绽放舞台,形成了国学系列、学科拓展系列、礼仪规范系列、书法和艺术系列课程。

    东方风来满眼春。科学的办学理念创造了桃源小学实效性的创新成果,全体师生为了共同的愿景和目标,不断地创造和超越。在深圳这座处处创新都市,桃小早已达到了现代化的办学设施标准,拥有美化、净化、绿化、安全、和谐的校园大环境,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充分的专业发展,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心中充满了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幸福感。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相对公平的、高质量的教育,享受到丰富多彩而又快乐幸福的学习生活,整个学校实现“定制化”地因材施教,教学成果成为深圳乃至广东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典范。

      

     文化如水 润物无声

    “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新时代教育。”这是唐毅兵校长对新时代学校文化的深度诠释。桃源小学注重挖掘物质文化内涵,营造书香和浩然之气,在巩固学校传统文化系统基础上,引入主体性教育思想,推动学校自主办学,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实现学生自然成长。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这是生活、积淀、情怀,也是无形的巨大力量。桃源小学面积不大,但校园布局结构体现以人为本,文化内涵丰富。除了儒家文化长廊和不同年级的教学特色作品展示栏和文化墙,校园内部新增了大量学生运动区域,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跑道,让学生激情飞扬,彰显青春活力。古香古色的校园展示着学校的独特风姿,粉红色彩的教学大楼与办公大楼连为一体,宽敞明亮的学生食堂与现代化的图书阅览室遥相呼应,整个校园均在绿树掩映之下和环抱之中,错落有致的山石和清淡幽香的花草演奏着优美和谐的天籁之声,构成了古典美与现代美相结合的自然景象。学校的论语经典长廊、书法美术长廊、科技发明长廊等,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构筑一处处书香校园和知识圣殿,让学生举目可视,驻足可思,见贤思齐。为丰富教学资源,学校新购图书6万余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新建了一个探究实验室,一个创客实验室,让学生动手探究,亲身实践。

    通过制度文化建设促进学校文化体系、调动师生的生命激情是桃源小学的创举,学校制度建设坚持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凸现以生为本、以师为本、以校为本的价值取向。学校结合新课程要求,创新制度文化体系,建立了校本管理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校本培训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教师及学生发展性评价制度等,注意在制度中溶入学校发展目标、价值观等等,让学校规章制度的影响深入到师生员工的心理层面并发挥作用,形成了不断创新、不断超越的制度体系。学校按照市区教育规划,制定了学校章程,不断建立健全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综合类制度》、《教学类制度》、《德育类制度》和《后勤类制度》,重点建设各个学段的课程管理、教师评价以及学生评价制度。制度建设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保持了学校发展的稳定性。

    科学灵活的体制机制,为学校挖掘自身蕴含的文化习俗带来活力,每年举办科技节和艺术节,营造爱科学、勤动脑的良好氛围。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鹿鸣文学社”、“3D打印社团”、“机器人社团”、“少儿民乐团”等多个学生社团,由学生自行组织、自行制定社团章程、自行聘请指导老师、自主开展活动,形成有特色的、和谐的、健康的育人氛围,构成多姿多彩、富有学校特色的社团文化和蓬勃向上的学生文化。

    学校注重行为文化方面的创建,积极开拓行为文化活力,提升师生精神面貌。根据学校各项工作性质,依据学校的文化理念,发展学校教学管理文化、德育管理文化、后勤管理文化、安全管理文化、课程改革特色文化、德育特色文化等二级或三级文化体系,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成为学校文化的践行者。学校通过深化课程改革,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开设校本课程,设立学生自治委员会、学生仲裁委员会,开展社会实践等,使学生在学习上自主,生活上自立,行为上自律,交往中自强,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成功、享受生命。

      

     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和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唐毅兵校长一贯坚持的人才观。近年来,桃源小学通过采取“六大工程”系统战略,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师徒结对”方面,学校树立了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崇高的教育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成为时代先进精神的实践者和示范者。为了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学校通过专家讲座、理论学习、读书行动、实践探索和反思交流等方式引领广大教师实现教育观念的变革。学校先后邀请顾明远、梅子涵、林奇贤等专家来校传经讲学;给每位老师发放并制定《小学课题研究手册》、《教师校本分层培养手册》和《班主任工作法》;与高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教师小课题研究网络管理平台”,制订了《教师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倡导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近年来,学校基本形成了“个个有课题、人人做研究”的态势,在市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学校注重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工作学习化、学习习惯化的职业生活方式。

    师徒结对的同时,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每年九月不仅定为“师德师风建设月”,还开展灯塔计划、培根行动,青年班主任技能大赛活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选派班主任参加大型论坛活动,申报德育课题。每年六月开展师德标兵和生命教育工作室评选活动,表彰奖励年度师德标兵;每周利用例会举办日常师德师风的培训活动。

      

    在“青年教师沙龙”、“定制杯教学大赛”、“首席教师”、“定制教育教师论坛”、和“校长讲堂”等方面,引领、帮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素质全面,使其成为学者风范、充满人格魅力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成为桃源小学跨越式发展的标志性人才群体。

    近年来,学校实施教师自我发展规划制度,每位教师制订《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自行设计自我发展的五年目标和具体计划。通过对自身的发展目标思考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提高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责任。学校积极探索机制拉动,以“校本”为中心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通过苦练“三功”,教学设计基本功、语言表达基本功、多媒体教学基本功;开展“三说”,说课标、说教材、说教学设计;落实“三帮”,领导帮、导师帮、同伴帮;评选“三优”,优秀案例、优秀课例、优秀命题。通过实施“沃土工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仅2017年,学校先后派出20多位教师到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名校交流学习,先后派出三位教师赴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研修。学校承担的20多个课题中,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5个,形成了“学校有中心课题、学科有重点课题、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的科研网络格局。

    管仲有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是春秋初期政治家对人才培养的哲理。桃源小学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的同时,十分重视“名师”工程的建设。学校把“名师”教学工作的领头雁和发展名片,把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强、学术水平高、实践效果好的专家型教师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有步骤地推进名师工程,建立教育名师工作室。同时,学校坚持动态地遴选名师后备人选,发现和选拔一批在学科教学领域具有专长和潜质的骨干教师,开展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的科学培养,不断壮大名师团队。

      

    星河灿烂 若出其里

    “利用智慧平台实现定制教育管理时空化,利用教育云实现定制教育资源多样化,利用大数据实现定制教育学习个性化,让智慧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校长唐毅兵告诉记者,学校在发扬现有教育教学特色上,不断创造新特色新优势,形成了代表改革开放前沿的教育水平新品牌。通过开展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在开放中加大了国际交流力度,在交流中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在学习中提高特色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办学特色是办学理念的实践结果,是学校内涵的升华,是学校成熟的标志。在创建全国创新示范学校和全国基础教育名校的过程中,桃源探索出一条以内涵发展培育学校特色,以办学特色成就学校品牌,以品牌输出扩大品牌影响、丰富品牌内涵的发展道路。近年来,学校形成了兴趣盎然的英语特色、少儿足球和少儿羽毛球等教体特色、快速成长的艺术特色,学校成功申报了“中国宋庆龄少儿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全国生命教育工作室”。

    在英语教育方面,一方面坚持发扬英语微电影配音教学的传统特色,另一方面探索科学英语、艺术英语为校本特色的英语阅读之路。在艺术教育方面,继续打造书法特色、英语漫画特色,同时开展“乐器进课堂”活动,让每个小学生掌握一门乐器,将艺术教育普惠到每个学生;在体育教育方面,学校成立了少儿足球队、篮球队和羽毛球队,通过开展班级球类联赛活动,追求体育的快乐和灵魂,形成勇往向前、奋力争先、齐心努力的团队精神;在科技教育方面,学校加强硬件投入,重新装修校园E站和实验室,利用科技节平台,开展年段特色鲜明、保证人人参与的多彩活动,让科技之光照亮每个学生心灵。

    伟大教育家孔子倡导言行一致、以身作则、长善救失、笃志自省的行为品德,桃源小学继承发扬了教育大家的优秀传统,根据学校多层次、多维度的体验式德育模式,结合实际,构建了“一性六化”的德育模式,探索年级组质量保障体系,将学生自主德育培养目标科学化、序列化、系统化、模式化。

    兴趣盎然的英语教学,是走向国际化的教学实践。学校开办的英语兴趣班,举办的英语文化节,组建的英语协会,创办的英语报纸,大大提高了学校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学校“英语角”为师生沟通交流、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增加了平台,每学期的英语竞赛活动丰富了师生的视野,母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中外节日丰富了师生英语学习的内容。

    “教体结合”的足球、篮球和羽毛球特色,以群众体育运动为基础、以竞赛为杠杆、以高水平运动队为龙头等举措推动了桃源小学的教学改革。2017年至今,学校内部每学期举办多次体育活动,参加市区教育部门组织的学生运动技能大赛和篮球锦标赛中联创佳绩。

    一个个“桃小”学子,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在世外桃源般的天空自由地快乐地放飞梦想。学校20年的探索,“定制”出具有华夏根基、国际视野的人才,“定制”出中西结合的校园文化,“定制”出国际与民族融合的课程体系,“定制”出多样多元的国际交流平台,不断积淀、选择和凝聚,形成了有视野有境界的教育教学特色。“桃源精神”以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时刻激励着特区教育创新进取。(完)

(编辑:张鑫)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