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化新闻 > 教育资讯 >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陶宏:“让家长改作业”现象必须纠正
时间:2018-03-07   来源:武汉新市民网   作者:罗欣 揭明玥  点击: 次

武汉新市民网讯:据楚天都市报3月7日讯(记者罗欣 揭明玥 通讯员梁炜)在今日上午召开的湖北省教育系统全面履行三项职责工作推进会上,省教育厅厅长陶宏在讲话中强调:今年是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各地各高校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第一政绩,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各项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往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让家长改作业”现象必须纠正
 

最近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印发了三个文件,部署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这三个文件都剑指“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择校热”等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很高。“各地要高度重视、主动作为,确保治理效果。”陶宏提出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法》等规定,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是义务教育管理的责任主体。陶宏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今年湖北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中,各市县教育部门必须主动作为,武汉市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今年春节前后,武汉市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措施和政策,敢于发声,敢于亮剑,希望各市县教育部门好好研究学习,切实履行好中小学生减负的各项工作。
 


 

“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学生都要围绕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做文章。”陶宏在会上痛批“不重视课堂教学,课后大量布置作业,到处补课”等本末倒置、舍本逐末现象。他说,学习要在课堂上解决问题,围绕课堂做文章。有的教师课前不备课,一个教案管若干年,课后不批改作业,甚至让学生、家长改作业,这种现象必须纠正。
 


 

陶宏要求,各地各学校要严格规范中小学教师从教行为,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乱补课、乱办班”“有偿补课”“课上不讲课下讲”等行为,顶风违纪的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体育中考”将出台新规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今年湖北省教育厅将研究制定《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指导意见》,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体育竞赛制度。各地各学校要实施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和体育家庭作业制度。
 

今年,我省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德育内容系统构架、课程系统融入、教师系统培养、资源系统利用等“四个系统”建设,切实发挥育人功能。要丰富育人载体,持续抓好“朝读经典”“起点阅读”和“同声诵经典”等活动。全省要建设一批中小学德育综合示范区,统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影视教育及研学旅行等。要在总结8个市州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和基地建设。
 

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
 

目前,全省公办幼儿园数量占26%,普惠园幼儿园数量占70%。我省将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各地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乡镇村幼儿园,各地也要积极主动多渠道筹措资金补充幼儿园建设资金缺口。要落实城镇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开展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整治,凡未按规定建设、移交并办成普惠性幼儿园的必须整改到位。要狠抓办园行为规范管理。对省级示范幼儿园进行全面复评,建立健全幼儿园责任落实挂牌督导机制,推进办园行为常态化监管。
 

同时,要优化义务教育资源供给。今年要全面完成薄弱学校改造工作,所有项目学校要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秋季开学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要达到省定标准。要落实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据调研,我省有的市州小学大班额比例超过了国家平均水平,今年要确保全省基本消除县城和乡镇义务教育阶段的超大班额。要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成果。确保112个县市区不反弹。高度重视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省级示范高中要帮扶薄弱高中
 

我省将进一步优化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供给。要改善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统筹实施“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普通高中改造计划”“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中阶段学校,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要发挥好示范高中引领作用。实行省级示范高中动态管理,成立省级示范高中教学联盟,完善省级示范高中对口帮扶薄弱普通高中机制。
 

做强中职做优高职
 

在职业教育方面,重点是做强中职、做优高职、做大培训。要着力提升办学水平。实施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一批高水平专业。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要注重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综合办学水平领先、办学条件良好、与产业企业契合度高。高水平专业计划立项建设70个左右。要着力扩大办学资源。拓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深入实施“十百千”产教融合行动计划,以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校企深度合作等改革,汇聚职业教育优质资源。
 

研究出台“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
 

我省将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供给。要加快“双一流”建设。年前,省政府已召开“双一流”建设推进会,确定了“双一流”高校名单,“双一流”建设的工作重心要从“遴选”转换到“建设”上来。
 

今年还将研究出台“双一流”建设绩效评价办法,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要加快推进转型发展。进一步完善差异化支持政策,深入推进23所试点高校转型发展。引导试点高校面向地方、产业和紧缺行业,开展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建设试点。支持建设一批产学研一体的实验实训实习基地。要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市场交易平台,搭建高校与市县产学研对接平台。
 

稳妥推进中高考改革
 

今年是湖北高考改革元年,各地要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今年秋季入学高一年级要实施新课程、新课标,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抓紧学习研究,作好全方位准备。同时,要稳妥推进中考改革。
 

在改革方面,我省还将持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开展“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稳步推进我省高校选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境外大学、海外分校,推进与当地高校合作办学。助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谋划建设国际大学联合校区。鼓励与国外著名高校合作建设高水平国际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扩大中小学对外交流。在中小学启动实施“千校结好”工程,与国外同层次学校建立稳定的校际交流(姊妹)关系。实施“国外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工程,提升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
 

全科教师招生规模增长一倍
 

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我省将着力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加强师范教育。支持8所师范院校提高办学水平,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今年要对设有师范教育专业的40所高等院校进行师范专业认证。扩大全科教师培养试点范围,今年招生规模要增长一倍。进一步改革师范教育招生制度,实行招生计划单列、校内遴选流转,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今年将新增“国培计划项目县”15个,实现精准扶贫县市全覆盖。为了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省里将增设新高考改革课程培训专项,实现普通高中校长、市州高中学科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全覆盖。要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将楚天学者纳入我省海外优秀人才引进倍增计划,选聘楚天学者200名左右、产业教授20名,评选名师工作室40个。
 

今年还将出台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标准,探索建立稳定的教师补充渠道。推进深化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推行高校人员总量控制管理试点,继续推进高校教师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推动建立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增长联动机制,推动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工作补贴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积极稳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补助政策。
 

扩大学生资助范围
 

在学生资助方面,我省将全面推进精准资助。要扩大资助范围。重点是完善义务教育阶段“一补”政策、中职教育国家奖助政策,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要优化资金分配。完善资助资金和资助名额分配方式,改变过去按学生基数分配为按贫困生比例分配,提高资助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完善认定机制。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导意见,推动各地依托建档立卡教育人口数据比对结果,对受助对象进行准确认定,努力实现资助对象精准、资助标准精准、资金发放精准,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完)

(编辑:俞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