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讯,据新浪网消息:11月27日,新浪高考行业峰会在北京举行,现场发布《2017高三家庭教育消费报告》。
当前,中国家庭的教育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例越来越高,高考历来是最受重视的教育时间节点,那么,在高考这件事情上,高三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如何?这对整个高考市场有哪些影响?又将为整个高考行业的发展提供怎样的参考?
11月27日,2017中国教育盛典高考行业峰会在北京举行。作为2017新浪教育盛典的重要环节,本次峰会以“新高考之变”为主题。新浪教育副主编黄晓冬女士现场发布了《2017高三家庭教育消费报告》,通过问卷调查和联合新浪微博数据中心进行大数据分析,首次系统地呈现了中国高三家庭的教育消费情况。
《高三家庭教育消费报告》数据显示,在参与调查的用户中,43%的家庭高三花费超2万,其中8%的用户家庭花费更是高达5万元以上,高考用户付费意愿强烈。另一层面上说,高考花费几乎成为一种“刚需”,高考本身的重要性,使得高考消费成为高三家庭消费中的重要一部分。新高考即将全面到来,必然会提出新的消费需求。
报告另一项数据显示,三成家庭在教育花费上由孩子说了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数字,中国家庭历来由父母决定教育消费。但是95后、00后已经长大,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强,他们的家长也越来越忙,不再事事做主,教育产品营销广告早已渗透进校园,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自主决定要花哪些钱。可以预见,未来高三消费主体或将慢慢从父母向孩子转变。
高考辅导与考生分数直接相关,是考生和家长最为重视的项目。在高考辅导的费用投入上,家长往往是最舍得花钱的。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以1万元为分界线,48%的家庭花费1万元以下,52%的家庭花费1万元以上。其中更有20%的家庭花费在2万元以上,整体付费水平较高。随着新高考全面铺开,个性化辅导需求将增加,高考辅导获将迎来消费升级。
数据显示,数学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辅导学科,近八成用户参与。物理,英语分列二三位,同时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学科的辅导需求明显高于地理、历史、政治等文科学科。
在辅导形式方面,用户参与最多的是线下一对一辅导以及线下小班辅导,线下辅导的比重高达80%,当前阶段,用户更加认同面对面的直接授课形式会产生更好的辅导效果。但同时,也有20%的用户选择了线上辅导课程,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用户意识的转变和高考产品的完善,未来线上高考辅导市场值得期待。
从近几年高校的录取情况来看,高校招生的类型日趋多元化,自主招生在高校录取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更多考生都有跻身顶尖名校的可能,自主招生越来越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在参加调研的用户中,21%的参加自主招生用户产生了付费行为。其中37%的用户付费超1万元。自主招生准备流程复杂,对于想获取理想院校加分的考生来说,专家的指导和服务至关重要。
当前自主招生的普及程度还有待发展,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考生和家长对自主招生缺乏认识。但报告数据显示,了解并且为自主招生付费的用户,升学规划意识普遍较强,3成以上的付费用户都在高三上学期之前,甚至在高一高二期间就进行了自主招生准备。新高考政策下,自主招生将会继续升温,用户对自主招生服务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高考志愿填报依然是用户非常看重的项目。志愿填报花费主要集中在三大类:买书、买卡、找专家。在付费的用户群体中,有36.3%的用户选择了找专家一对一报志愿,44.6%的用户选择了购买填报志愿的数据卡,63.2%的用户会购买填报志愿的相关书籍。
专家一对一具有更高的服务质量,可满足个性化的志愿填报需求,付费水平较高。在购买专家一对一的用户中,40%付费5000元以上,其中12%更是付费高达1万元以上。随着用户升学规划意识的增强,以及专家服务质量的提升,购买专家服务的比例,以及高付费区间的用户比例,或都将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空间大。
高考辅导,自主招生和专家一对一报志愿是高考相关的三大主要产品,报告数据显示,三项高考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全都分布在40%-50%之间,五成以上用户认为效果不理想。专家一对一报志愿的满意度最高,但差评率同样最高,有10%的用户认为效果很差。高考产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用户的认可,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产品和服务的提升是引领整个高考行业发展的关键。
从报告呈现的数据来看,高三家庭在高考辅导和升学规划上付费意愿强烈,同时也具备较强的付费能力。尤其是在新高考时代,随着个性化辅导需求的增加,课外辅导参与率将提升,付费意愿与付费水平也都将进一步提升。新高考从高一开始选科,升学规划提前,考生和家长升学规划意识增强,付费意愿增强。K12辅导和升学规划相互融合将更加深入,高考行业市场前景值得期待!(完)
(编辑:李远洋)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