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之间引发民族血泪与抗争精神,可以追溯到《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因甲午海战失败后,既要赔款,又割让台湾。中国人就出离愤怒了,赔款割地,特别是割地,是国人不能容忍的,关于这一点,您可以从国人对土地的情感去理解,"六尺巷"之所以能美名流传,是因其宽容大度的举止十分罕见,一般情况下,中国人对土地的占有都有一种来自骨子里的执着,更不用说那么大一个台湾岛割让给日本了。
紧接着,日本人欲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虽因全国人民的反对,袁世凯没有在条约上签字,但国人对日本更为恼火,一些"睁眼看世界"的先知者便开始抵制日货,其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巴黎和会要战胜国的中国把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学习义愤填膺,他们纷纷冲出校门,奔向外国使节盘蜛的东交民巷,提出"外争国权,内罚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等口号,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水岭一一"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日本乘中国积贫积弱之际,于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全面侵略中国的"卢沟桥事变",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终为中国政府所不能忍,"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就是这个时候提出来的一个口号。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中国乃至世界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更好地理解林和顺博物馆这些瓷器产生的历史背景,这次展出的三百多件抗战瓷器中大概可以分为这么几类:
第一类:抵制日货。记得方志敏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略述》中提及如何抵制日货的,写得很生动,也很翔实,但没有实物展示,而林和顺博物馆刘智勇馆长展示的瓷器中,有一批就写着"抵制日货"等字样,这类瓷器应该在甲午海战后至1931年前产生,在此前后,不会太多。

相关文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