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湖北莲藕产业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头条新闻 > 武汉新闻 > 武汉城管 >
武汉新洲城管产业扶贫 “新虾稻”“小香薯”让村民富起来
时间:2020-10-21   来源:本网   作者:黄建兵  点击: 次

        本网讯(通讯员 黄建兵)金秋时节,大别山麓的武汉东北部乡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稻谷金黄,谷穗飘香。一大早,新洲区城管执法局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左夫就带领工作队员来到驻点帮扶的徐古街扁担山村,和村民一起收割、灌装稻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虾稻共作”让农民摘掉贫困帽

    帮助贫困户脱贫、发展村集体经济,这是扶贫工作队三名队员和村干部经常思考的问题。经过实地调查、走访,工作队认为帮扶对象徐古街胡畈、扁担山、克昌湾、孙咀、桃花岗五个村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稻田占比大,而劳力短缺,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业不适宜,而市场上龙虾供不应求,能否发展龙虾养殖业呢?

   原工作队队员、挂职扁担山村第一书记肖雪穿针引线,工作队组织村干部和部分种养殖户到周边地区学习考察,实打实的让他们看到科学种养殖带来的巨大效益,为他们增强信心。2016年绿康大地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并于当年试行虾稻共作,2017年签订土地流转协议1000余亩,引导扁担山村、胡畈村用流转土地600亩从事虾稻共作。近邻的雷术村、周湾村、曹兴寨村也被带动参与绿康大地种植合作社虾稻共作项目。当年虾稻共作带动就业53人,使20户贫困户人平增收600元以上,各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扶贫效果初步显现。初战告捷,让工作队、合作社信心大增,2018年,虾稻共作面积扩大到1200亩。初步统计,该项目带动当地就业203人,使精准扶贫户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该村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工作队还引导合作社利用资源优势,注意包装推广,形成产业链。合作社申请注册了“新虾稻”商标,大别山麓山泉水种植、不施化肥农药的“新虾稻”生态大米已入驻“富熊源创”电商平台,打入北京市场。

   在合作社的引导下,五个村转变思想观念,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展经济作物种养殖,目前已发展大棚蔬菜种植60亩,油茶种植500亩,药材种植200余亩,菜藕种植20亩,其它180亩,直接带动贫困人口就业120人次,人平增收500元,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虾稻共作等项目让36户114名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子。
 


 因地制宜 引种小香薯“金疙瘩”

    孙咀村是新洲区城管局精准扶贫五个驻点村之一,有贫困户21户55人。如何让他们摘掉贫困帽子、脱贫致富,工作队和村组干部又动起了脑筋。临近的扁担山村虾稻共作项目红红火火,更加了坚定了工作队走产业扶贫道路的信心。

    孙咀村很多土地都是丘陵缓坡,不适宜开展虾稻共作。一个偶然的机会,村支部书记陈金洲的发小梅顺林了解到浙江衢州、临安等地小香薯种植广泛,效益良好,而徐古的地理条件和这些地方极为相似。小香薯种植投资少,见效快,每年可栽种两季,每季从栽苗到采收只需要三个月,前景广阔,工作队充满了信心。在徐古街道的重视和支持下,2017年元月,梅顺林一行三人赶赴浙江衢州考察。当年3月中旬,梅顺林投入近4万元购回11000斤种薯,租用邻近的桃花寨村12个蔬菜大棚开始播种育苗。
 
   小香薯项目得到了徐古街、区城管局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协调下,2018年1月,梅顺林带头参股成立了武汉市绿科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流转孙咀村土地500亩,4月份一次循环栽种小香薯苗,需要的人力以贫困户优先,仅人工收入贫困户每亩可增收1000元。在工作队、村委会的引导下,有9户贫困户用自己的田地自种小香薯,绿科达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技术,优惠价回收,贫困户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工作队还引导、帮助公司申请“绿色食品”标志,策划商标注册,拓展互联网销售渠道。当年小香薯喜获丰收,150万斤小香薯全部销售一空,收益150万元,7户35名贫困户因直接或间接参与小香薯种植一举脱贫。2020年预计产量达到200万斤。
 

 村湾变成旅游胜地

    位于徐古街扁担山村陶胡畈湾一栋占地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是徐古街为新洲区城管委驻村工作队安排的工作用房。走进一楼,墙上最醒目的位置挂着“新洲城管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情况一览表”、“新洲城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战图”,扶贫点各村基本情况、区城管执法局52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帮扶的101个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工作制度、各村脱贫计划、目标任务等内容全部上墙。二楼是三名队员睡觉的地方,三张简易木床分别放置在两个房间,床上铺着统一购置的朴素淡雅的床单被褥。房间里布置了简单的桌椅、衣柜、电视等生活用品。

     驻村以来,三名驻村队员把这里当成他们的第二个家,他们白天查看村基础设施建设、抗旱排涝、村湾环境整治、扶贫项目的落实和运转等情况,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交心谈心。晚上,做笔记、整理资料,熟悉掌握扶贫工作情况。
 

   
       工作队在抓好产业扶贫的同时,从精神上、生活上关心贫困户,近两年来,工作队组织集体慰问活动7次,捐赠现金、物质合计15万元,捐赠衣物3000多件。工作队还注重发挥村支部党建引领作用,协助街道抓好“红色引擎工程”、村湾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工作。区城管执法局出资10万元购买2000棵观赏苗木和6000株油茶树苗送给五个扶贫村,投入5万元安装路灯50盏,投入16万元清理塘堰20个,修护水库溢洪道拦水坝2处、U型灌溉渠7100米。取得交通部门支持,修建村湾水泥路7公里。工作队注重发挥行业优势,指导村湾修道路,建公厕,治环境。

    在武汉市、新洲区城管部门的支持下,徐古街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徐古谢店村启动了全市第一个农村垃圾分类工程,建设垃圾分类处理“阳光房”4间,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工作队配合街道和村,强化宣传引导,落实长效管理、监督考核机制,促进文明乡风、民风建设。如今的徐古街,塘堰沟渠更干净,村庄更秀美,蓝莓采摘、桔子园养身度假、谢店观荷采莲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完)


 

(编辑:张骞)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