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头条新闻 > 荆楚各地 > 湖北经济 >
技术深耕与政企协同共谱新质生产力篇章
时间:2025-06-04   来源:武汉新市民网   作者:王大伟  点击: 次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在鄂西地区专员袁鹏率领下,深入宜昌市开展系列企业走访与技术推广活动,聚焦三峡新能源算力枢纽中心建设、AI 智慧城市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等核心领域,为这座枢纽城市注入澎湃的新质生产力动能。

 
      课题组首先与华为、大华股份、葛洲坝集团等知名企业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期间,他们详细介绍了自身在AI大模型、能源大模型以及制造领域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并分享了与国内其他一线大厂总部的合作经验与思路。

 

      在宜昌市夷陵区,课题组与区政府的座谈成为政企协同的标志性场景。课题组研究员王兴与夷陵区区长张锴围绕 "技术落地 - 产业集聚 - 生态构建" 主线,共同探讨合作模式创新。夷陵区招商副区长许峰、招商局书记、发改口负责人、产业负责人以及产业园区地方负责人等均参与了此次交流。课题组主要负责人、专家教授、鄂西地区专员、院士团队成员、国家高层次人才团队成员等也一同出席。

 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与宜昌市夷陵区政府共同学习交流
 

       课题组还为本地企业与省级政策联动出谋划策,就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本土化",增加整车品牌竞争力,与主管经济工业的副区长,进行了务实有效的沟通;在点军区科教园区,围绕 "高校 - 地方 - 企业" 协同创新机制,与驻宜高校代表探讨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在高新区的数智产业园区内,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深入交流,推动 "5G + 智能制造" 场景落地。

 

       这场横跨政产学研用的深度互动,彰显出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担当。课题组带来的不仅是 AI 大模型、能源互联网等 "硬科技",更通过院士团队、国家高层次人才团队的智力支撑,为宜昌破解 "卡脖子" 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这种 "高校技术供给 + 地方政策赋能 + 企业市场运作" 的模式,正在重塑区域创新生态。随着算力枢纽中心、AI 智慧城市等项目的落地,宜昌有望成为中部地区 "新质生产力" 的示范高地,为长江经济带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 "宜昌样本"。

 

        从三峡之巅到清江之畔,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的足迹勾勒出一幅 "技术深耕产业、创新驱动发展" 的壮丽画卷。当高校的智慧成果扎根宜昌的产业沃土,当政企协同的创新生态日益成型,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以科技创新为桨,在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