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联播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头条新闻 > 荆楚各地 > 湖北经济 >
湖北:拥抱自贸区 迈上开放新高地
时间:2017-01-08   来源:未知   作者:demo1  点击: 次

武汉新市民网讯:2016年8月31日,湖北自贸区正式获批。

  由此,湖北迈入开放新高地。

  两年多的申报之路,是湖北不断学习的探索之路。从2014年3月,我省启动自贸区申报以来,先后三批发布185项改革事项,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宜昌、襄阳进行试点。

  从一枚印章管审批到全透明并联审批,从“三证合一”到“五证合一”“证照分离”。据统计,武汉东湖高新区共实施完成改革事项130多项,形成制度性成果80多项;宜昌、襄阳片区,自贸区项目建设和制度创新储备已启动,一系列围绕制度“痛点”展开的改革事项即将出台。

  “指尖上的政务”,大力简政放权

  先行先试措施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被摆在首位。

  去年,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式上线“智慧光谷·政务云平台”,在线行政审批流程从部门串联改为部门并联,实现审批全程动态监管、自动流转、到期预警,高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过去,一份材料要印成几十份,分别送到多个相关部门,审批意见还要收集,不够便捷。”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务云平台将税务、人社等9个职能部门的86项审批权集中在网上,录入一份材料。所有部门同时阅读,签批意见一目了然,企业和市民也不用去政务大厅了,更加省事、省时。

  2014年,襄阳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去年,开始推行“联审联批”制度,将发改、规划、土地等业务联审联批,实行同步受理、并联办理、限时办结、互抄互告、信息公开。

  宜昌仅保留市级审批事项201项、前置审批事项14项、中介服务事项73项,进一步放低市场准入门槛,率先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实现30多个职能部门事后监管全覆盖,其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让“血脉”畅通,探路科技金融创新

  学习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关键在创新。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在科技、金融方面“重点突击”。去年,启动15项科技创新先行先试,出台《东湖高新区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对管理服务团队给以股权和分红激励,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获批中部首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聚集发展试验区、国家存储器基地开工建设、打造“双创”平台、试点外籍高端人才“绿卡”改革、推进“城市合伙人”……围绕科技创新,东湖高新区动作频频。

  金融是企业的血脉。去年12月6日,湖北首家民营银行“众邦银行”获批并落户东湖高新区,为东湖高新区金融创新添砖加瓦。

  目前,光谷聚集各类金融服务机构1000多家,成为全国科技支行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培育引进风投机构680家,2500家企业获得400亿元投资。去年8月,东湖高新区获批投贷联动试点,3家银行共计为3家企业发放1.15亿元投贷联动贷款,下一步将扩大推广范围。

  襄阳构建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金融服务体系,引导金融机构进区设点,专项基金重点向自贸区倾斜;宜昌出台金融改革创新“10条意见”,从培育金融市场主体、搭建对接合作平台等10方面入手,出台一揽子政策和措施。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在跨境人民币业务、支付结算、外汇管理、科技金融等领域寻求突破,打造湖北自贸区科技金融品牌。

  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享受自贸区红利

  去年12月30日,宜昌三峡保税物流中心正式封关运营,为湖北再添“出海口”。

  此前一周,襄阳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四部委验收,今年有望正式投入运营。该市还将建设襄阳国际陆港开发区。

  大平台、大通道、大通关,湖北让贸易更加便利化。

  武汉东湖综保区先进制造中心加速完善,摩托罗拉产业园、宏鼎移动终端等一批重大项目投入使用;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一批平台相继开展业务。

  为进一步拓宽综合口岸功能,去年7月,海关总署批准在武汉东湖综保区设立“东湖陆港”开展口岸业务,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积极申报花山港一类口岸,形成空、铁、水运等联动。

  目前,三地都在积极对接中欧(武汉)班列,扩大铁路出口通道。

  武汉海关先后发布28项海关创新监管制度,其中有22项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6项为湖北先行先试改革创新事项。

  1月5日,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上线,17个职能部门及运输企业的数据将实现互换共享,进出口企业可享受一站式通关服务,通关便利化又向前迈进一大步。(完)编辑:韩天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202102184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