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市民网欢迎您!   大楚资讯网
微信
腾讯微博
QQ
新浪微博 新浪博客 微店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产经新闻 > 产经快讯 >
宜昌远安县——“旧三线”蝶变“新三线”
时间:2025-05-12   来源:武汉新市民网   作者:未知  点击: 次
        远安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老工业厂区、矿区上演“变形记”,实现“绿美精”转变,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因地制宜探索新路径、打造新高地。

“老三线”变“文旅线” 

改造工业遗产,把握文旅资源。2019年,远安县“三线”航天066基地旧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成功入选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涵盖066基地机关旧址片区和红峰厂区等。为充分利用这一珍贵的工业遗产,远安县积极构建“工业遗址+文旅”新业态,设计打造包括066基地历史馆、机关大楼、通讯楼、资料楼、导弹模型展列厅以及瞻仰老一辈“三线”人杰出代表、总设计师王振华铜像的游览路线,以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三线故事、弘扬航天精神,让破旧的老厂区重新焕发活力、成为文旅新地标。

“光灰线”变“补给线” 

把建设绿色生态矿山作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推动矿区环境得到全面提升。远安县栖凤新材料有限公司泥水灰岩矿坚持边开采、边修复,投资800余万元开展生态修复,及时复垦利用损毁土地、削整稳固边坡、铺设沟渠完善灌溉排水系统、开展绿化植树、对矿区道路进行硬化、洒水抑尘,有效控制污染风险和水土流失。通过对矿区弃土场进行土地复垦增加耕地面积120余亩,往日扬尘漫天的矿山弃土场被成功打造成矿区职工的“菜篮子”“后花园”。2024年,该矿区依靠复垦土地种植玉米、油料作物和蔬菜,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近8万元,解决了矿区40余名职工日常蔬菜供应,带动附近农民短期就业10余人,为农民增加收入总计4万余元,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

“黑粗线”变“新干线” 

对废弃矿山实施产业导入、进行转型发展,打造农业生态种植新业态,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茅坪场镇白云村曾是知名的煤矿村,鼎盛时期全村拥有煤矿企业16家。自2018年全县煤矿企业关停并转以后,往日“黑粗重”的煤矿矿区“弃黑追绿”,通过对废弃矿山复土植绿、渣场整治,建立起猕猴桃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猕猴桃特色水果种植,现如今全村猕猴桃种植规模已达1000余亩,并带动农家乐及民宿发展,为村民创造再就业机会,成功实现从吃“资源饭”到“生态饭”的跨越。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武汉新市民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武汉新市民网所有,网络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须注明出处,并添加本网站链接。如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上述作品,则须武汉新市民网授权。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利用上述作品的须经本网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2、本网凡注明“来源:×××(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于本网发表之日起十五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特邀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为常年法律顾问
邮箱:932449293@qq.com whxsmw@126.com 联系电话:18827381718 027-8816 6299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与本网管理员取得联系,本网将及时予以处理。
鄂ICP备1700192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598号 建议使用360、火狐、谷歌、IE浏览器以及1024X726像素浏览